《扬子晚报》
电影书吧
张旻茜
《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和中餐不同,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它凸现了东、西饮食的差异,不仅是内容上的,更有形式上的。不过这倒很符合《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的风格,书中涉及的年轻导演的纪录片全都是经海外发行或参展国际电影节,进而在国内媒体和民间传播,走的是一条游离于中国电影体制外的道路,遂被称为“独立影像”。
人们对这代导演及其作品常有一种欲罢不能、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全球化的电影格局与国内电影的独特体制促使他们走上了主要面向评委和小众的不归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独立电影,并在自己的影像中执著地表达存在、个体与尘世关切。他们游走在允诺与禁忌、主流与边缘之间,但他们的名字,已经跟中国电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朱日坤 万小刚 主编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王淼
几年前,我曾经阅读过吴文光导演所写的《江湖报告》,在那本书中,吴导演以亲历者的视角和极细腻的笔触,详细记录了自己长途跟踪、采访“大棚”的经过,披露了自己拍摄纪录片的初衷与感触。其后,有关纪录片的书籍便开始逐渐进入我的阅读视野,我之所以关注此类书籍,一方面是被纪录片所具备的探索精神与独立思考所打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纪录片所拥有的、相对独特的“史料”价值。《独立纪录》是我最新读到的一本有关纪录片内容的书籍,编者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对当代中国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纪录片制作人进行了独家访谈,对纪录片的艰难成长过程进行了一次初步梳理。如果说《江湖报告》所展示的还只是一个纪录片的制作个案,那么,《独立纪录》则对活跃在纪录片领域中的所有制作人及其作品进行了一次全景式解读,从中我们既能够看到这些纪录片制作人的个人理想与追求,同时也能够看到中国当代纪录片逐渐走向成熟的清晰脉络——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本身即具备了某种“史”的价值。
纪录片首先是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影像记录形式而存在的,其重要性在于它既以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即时记录了发生在社会上的所有重大事件,也以参与者的角度记录了发生于市井社会的微末小事;它既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的艺术特征,亦不乏发人深省的人文底蕴;它既聚焦世人关注的问题,也对并不受主流社会所重视的“小人物”予以了深切的同情——尤其是纪录片本身所具备的客观性、直观性和真实性,则更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超越、也无法取代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纪录片起步较迟,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它一直处于缺乏文化传承的状态之中;因为体制的限制,中国当代的纪录片制作人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影像训练,在拍摄形式上也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感悟与摸索,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对比,所以现阶段中国纪录片的质量也明显带有了粗糙与稚嫩的特征。当然,也正是在这样受局限的纪录片大环境之中,中国当代的纪录片制作人却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他们以摄像机为眼睛,把纪录片作为表达个人感情与揭示社会现实的手段,去发现商业社会中日益匮乏的东西,去寻找世俗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细节。诚如贾樟柯导演所说的那样:“当我觉得我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被改变,求知欲越来越淡薄,生活的资源越来越狭小,纪录片的拍摄让我的生活经验又重新活跃起来,就像血管堵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些血液又开始流动。”——正是这些纪录片制作人的态度和选择,决定了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内涵与品质。
应该承认,纪录片在一个开放、健康的文化环境中的确占有着不容忽视的位置,这个急促变化的时代需要纪录,生活于这个时代社会中的个人则拥有了解真相的权利。虽然所有的纪录片都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客观真实,而且因为纪录片制作人对纪录片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也各有差异,但纪录片却像“原汁原味的生活切片一样”,为观众提供了无限走近真相的机会,也为主流媒体弥补了它们不屑顾及、或者是不愿顾及的遗漏与不足。当然,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过于要求纪录片真正具备改良社会的力量,毕竟,纪录片只是一种观察社会、记录生活的视角,其可贵之处在于记录,而不是判断,所以,纪录片能够以一种真诚、直率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直面真相,对世间万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个体生命表达出足够的人文关怀,对这个社会的进步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记录片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现象工作室编辑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定价: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