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路易·马勒的纪录片

2005-10-18 13:49:02   来自: 刘兵
  路易·马勒的纪录片
  为纪念路易·马勒逝世10年,从11月30号到12月10号法国电影资料馆将有一个回顾展。此外,Arte也会在法国大规模发行他的作品DVD,这在此前的消息树里已有概述,这里不再重复。其中10月20号将发行一个三碟的《路易·马勒纪录片作品??lt;/B>,花絮有《协和广场30年后》等等。片目、简介如下:
  环法万岁(Vive le Tour,1962)
  纪录1962年的环法自行车赛,路易·马勒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骑自行车,这部纪录片就是向环法致敬。
  
  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1974)
  纪录雷恩雪铁龙工厂的内部情况,刚开始,影片似乎为了这种集体群体合作式的生产表示赞赏,但逐渐,影片基调急转直下,转而批判起这种单调毫无活力的生产方式。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1974)
  路易·马勒似乎总是个旁观者,他从不急于追赶电影潮流,反而不断重复和回望过去。《协和广场》可以说是对让·鲁什(Jean Rouch)的《夏日纪事》以及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的《美好的五月》(Le Joli Mai)的回应,这些电影里,导演走上大街,不断向陌生的过客问一系列问题,电影制作者和受访对象的交互性被放至最极限。路易·马勒在《协和广场》也选择了这种风格,他躲在摄影机和麦克风背后,忠实纪录那一个时代的法国。这种风格手法对日后他在80年代中期在美国拍摄的纪录片影响很大。
  
  上帝的国度(God's country,1985)
  1985年路易·马勒受美国PBS电视台之邀拍摄一系列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离明尼阿波利斯西边60里的一个乡村公社的日常生活,那里有保持得很完整的农场、教堂。
  
  追逐快乐(A la Poursuite du bonheur,1986)
  1986年路易·马勒受邀拍摄自由女神像建立百年庆祝的纪录片,影片的开始首先是路易·马勒坦诚他作为一个新美国人(他80年代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并且讨了美国女人做老婆)的一些想法看法,接下来也访问了一些新移民,他们有的来自亚洲、拉美等等,路易·马勒探索所谓美国梦的真实。
  (转自周传基影视讲座课堂讨论)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