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处于DV阶段"?难道设备都还可以作为DV发展阶段的标准?用35mm就是另外一个阶段?
纪录片 最严肃的表达
2005-07-19 23:32:45 老猪 (暫住中國)
2005-07-20 01:07:44 朵朵 (北京)
对不起 我没说清楚
“处于DV阶段”的意思是
大众更广泛的在参与 而大多数人是缺乏对纪录片的正确态度
DV在生活中已经很普及了 成为很个人的记录和表达
但这并不意味着 用DV记录的人都是真正的参与者
“处于DV阶段”的意思是
大众更广泛的在参与 而大多数人是缺乏对纪录片的正确态度
DV在生活中已经很普及了 成为很个人的记录和表达
但这并不意味着 用DV记录的人都是真正的参与者
2005-07-20 03:17:42 朵朵 (北京)
我不否认你的观点
中国社会现在面临巨大的转折时期 危险和机会并存的社会最利于纪录片的创作
每个创作者都会发掘出好的题材 如果他够能力的话 就能做出好的作品
但这与他们的创作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不是所以的素材拼拼凑凑就可以称为作品的
你对我的帖子似乎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我只是在说明我对纪录片创作时的态度和自我掌控能力的一点看法
你的脾气的确很不好 但你首先应该看明白别人在说什么
中国社会现在面临巨大的转折时期 危险和机会并存的社会最利于纪录片的创作
每个创作者都会发掘出好的题材 如果他够能力的话 就能做出好的作品
但这与他们的创作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不是所以的素材拼拼凑凑就可以称为作品的
你对我的帖子似乎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我只是在说明我对纪录片创作时的态度和自我掌控能力的一点看法
你的脾气的确很不好 但你首先应该看明白别人在说什么
2005-07-20 13:18:55 老猪 (暫住中國)
幸亏是断章取义,如果是整篇文章来看,问题更多。
不要随便下定义,不要歪曲最起码的常识,这个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最好看我的第二行签名。
写文章谈东西最好用探讨的角度,而不是每一作者都似乎恨不得把自己的话都当作真理来指导别人。
不要随便下定义,不要歪曲最起码的常识,这个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最好看我的第二行签名。
写文章谈东西最好用探讨的角度,而不是每一作者都似乎恨不得把自己的话都当作真理来指导别人。
同时 我也认为 拍摄纪录片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容不得虚构和夸张 我对于作者把纪录和剧情混合在一起的做法 一点好感都没有 比如 《香平丽》 《唐唐》
难道 作者觉得 真实的生活给予你的意外和刺激 并不足以让你有勇气去创作一部有生命力的纪录片吗 如果你在这里找不到直面生活的勇气 那你又何必打上纪录片的幌子 去干一些剧情片更容易处理的事 纪录片的光环并不属于过于粉饰的你
拍摄纪录的过程无庸置疑的会让创作者走进或者贴近他人的生活 在这个时候 把自己摆在哪里 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纪录去表达 成为一部纪录片或高尚或低劣的衡量标准
首先 我们先撇开一切所谓的专业性不谈 我个人觉得 创作者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的过程中 应该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说的是人话吗?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 不要把别人的生活 拔高到或者蔑视到某一个并不属于常人的思考范围之外 他人的生活对于你来说 也许很离谱 很意外 很不堪 很残缺 但你首先应该明白的是 那就是他目前为止既定的生活 他把这种生活看得很简单 很理所应当 并且 很平静的在面对 你现在只是一个纪录者 不要妄想对他人的生活有任何干预 你想说的任何话 应该都是包含在你的作品里的 你的发言权不在他们的生活里 而是在你完成的作品里
纪录片的观众 也是我们不得不去重视和审视的一个群体 因为你创作者的作品未必在跟他们进行着顺畅的交流 一方面 是他们对作品的题材的期待值 另一方面 是他们对他人生活的关注角度 当然 纪录片的作者更多的不是在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来选择题材并创作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仍然有一小部分的作者 只挑选那种具有偷窥性 隐私性的题材在进行投机的拍摄 他的拍摄没有思考的余地 他的纪录就止于他停机的那一刻
当然 还有很多的观众在看完一部纪录片的时候 总是唏嘘不已 觉得别人的生活很不堪 很低档 很不可理喻 我觉得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生活的思考 就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吗 作为观者 你能够做到的 只是去平静的注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对于你 也许很不可思议 但你对别人的生活 绝对没有评判的权利 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尊重 人对人的尊重
我们中国国内的纪录片创作 大多数还是处于DV阶段 创作都还是比较自由的 但真正到了发行和推广的时候 局面一般都比较尴尬 更多的是在圈内或者地下传阅 我觉得 纪录片最大的价值在于 他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造成社会影响力 以此为JIAN来反省自身或者社会的问题 如果一部纪录片的受众过于稀少的话 是不利于纪录片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