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12

2005-07-08 03:29:07   来自: sapiershen (重庆)
  1234567890
  

2005-07-08 22:21:04  刘兵

  虽然片子没看过,但还是比较认同楼上的分析.
  叙事作品确实有对时间弱化的努力,比如意识流小说,具体的作品如<弗德兰公路>,西蒙自己解释说自己运用的就是绘画的逻辑,让一幅画面和另一幅画面并列,从而打破时间的延续,第五代电影也有这方面的努力,但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造成空间的延宕.所以一般而言,要想同时取消时间和空间应该是不可能的.
  问题很复杂,片子也没看过,妄言了:)
  

2005-07-10 00:19:10  sapiershen (重庆)

  楼上的说的极是~其实就我个人观点,影像是脱离不了时间的,都说时空是影视的灵魂,现在觉得时间是最重要的。脱离时间的东西是什么?对时间的打破,并不是意味着抛离时间,这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我们可以感受到~
  

2005-09-11 20:18:17  wangbinpower

  搂主的看法实难苟同,相必搂主是一个专心作学问的人吧。
  一个好的教书先生未必能写出好文章,一幅好画也未必有天下所有的妙处。
  影像也罢,时空也罢,两者本来就联系在一起。就像哪里会真有没有父母的孩子。
  切也罢,叠也罢。都是一种方法。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认识。学院派的教条自然是多切少叠,但还有一个前提是因地制宜。不要一味的反对叠这种方式。当然你也可以研究一下全片都是切,切,切。片子会不会像一张没有灰只有黑和白的黑白照片复印稿。
  

2005-09-11 20:54:44  bbisun

  楼主,你拍过的片子放出来大家看看啊
  
  一,你要得时间流逝感有什么具体手段么?如果你说出123那么你是个教条主义者,如果你说不出来我只能认定你是个没有动手能力只会嘴上瞎bb的眼高手低者。
  二,特技转场不是不能用,只要用的好一样出效果。如果楼主一杆子打死特技转场,那么我也无话可说,公道自在人心。
  

2005-09-11 22:51:25  fengyou

  本人是纪录片爱好者,在上进修班的时候也观赏过《伴》,我还是认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国产精品。抛开冷也夫老师在纪录片领域的顶级权威性不谈,如果发表评论时第一句话便是说一部纪录片“辱没影像”?我觉得未免显得素质有些低下。 :em27:
  叠画也好,硬切也罢,都是技巧皮毛,并非影响纪录片真正质量的核心,说一部纪录片的叠画特技影响了“时空”,让人可发一笑!呵呵,难道所有纪录片和电影的时空都是‘靠硬切’这种技巧换来划分的吗?呵呵 《伴》对纪录片界创作的积极影响有多大,我想斑竹可以去电影学院,北广和中戏与看过此片的学生们聊聊,听听大家的意见。 :em11:
  其实冷老师的作品可以说是时空最分明,故事化最丰富的纪录片,说他没有拍好《伴儿》,无异于说张艺谋和王晶不会拍电影。 :em23:
  

2005-09-12 09:16:46  刘兵

  楼上两位未免有点过于激动了吧?
  楼主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且有理有据不是一味漫骂,况且还一再申明了"以上均为个人观点,恐有失偏颇,过于偏激~ ",这样的态度我以为还是在认真探讨问题的.
  问题大家都可以探讨,不管其是否有实际动手能力,哪怕是象我们这样的无名小卒,难道就不可以说张艺谋徒有虚名而王晶专拍烂片了么?
  "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_____伏尔泰
  

2005-09-12 10:32:16  布脸三世

  纪录片《伴》的时空处理
  首先,建议没有看过《伴》的朋友们,一定看看这部纪录片,一是就其影响不该不看,二是只有看了才有讨论的基础。
  其次,对一部作品的争论与批评要建立在学术探讨的正确出发点上,而非谩骂。一上来就用“辱没影像”一棒子打死,只能显示评论者自身的不冷静——有理讲理嘛,只要讲得清楚讲得对,大家都会认真听。
  第三,对于时空观念的认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时空处理的原则也是依据整部作品的主题和风格来确立的(这一点在电影作品中尤为突出),它只是一种表达的手段而已,绝不是作品的终极目的。因此,衡量时空处理不能切断其与作品的内容和整体风格的关系而孤立地考量。对时空观念的深入认识是把握创作和作品分析的基础。概念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只会使自己僵死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上。
  第四,具体到《伴》,它讲了一个老太太养了一头两千多斤重的大猪的故事。作者跟拍了好几年,把老太太当年身体尚健壮时,走十几里路为猪挑食和后来身体虚弱走不动路,但仍支撑着去挑食的镜头一一记录下来,而猪也从一天四顿饭到渐渐减少了食量。如此下去的结果可以预料——无论是猪是人,他们的生命都将走到尽头。作品的悲剧感也从中升起。《伴》是对老人生命形态的追踪记录,观众从画面上直观地看到一个生命是如何衰老并走向死亡的——主人公的头发渐渐苍白、腰身越来越佝偻、腿脚从稳健到蹒跚,眼神从锐利到混沌……时间在一个人身上刻下如此无情的烙印,还有什么“流动”比这更撼动人心呢?!难道只有画面里和剪辑上的概念的时间处理才叫“时间”吗?那才是最肤浅的。影视作品的核心是表现人的生命,而生命,就是时间本身啊!
  再说空间与剪辑。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客观)和心理空间(主观)。物理空间是故事发生发展和人物生存的物质环境。纪录片的真实纪录本身同时就对空间范畴做出了严格的限定。至于在同一空间中不同机位、镜头与景别的处理,并不能改变空间的物理属性。心理空间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所有艺术创作所要揭示的根本所在。但是心理空间的景象并不能够直接呈现出来,它是要靠作者调动所有的视听手段综合作用来努力表现的。它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终极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外化的时空处理与其他所有视听元素的构成一样,都仅仅是达到目标的工具,仅此而已!
  同理可证,后期剪辑的处理也一样,它们都仅仅是技巧,是手段,而非作品的根本。用什么样的剪辑方式,使用切还是叠化(请各位朋友注意,是叠“化”而非“画”),仍然要根据作品的整体特点来决定,剪辑风格在片中是一个系统,作者会对它进行通篇的考虑和选择。如果我们对一个成熟的作者的某部作品的剪辑风格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懂看透片子的含义。
  《伴》的物理空间就是老人生活和活动的客观空间:家里、猪圈、道路、市场、捡食的学校食堂和洗食的河边……等等,朴实自然。在片中有两处完全相同的画面构图、机位、景别、动作的处理堪称出色:小全景,老人坐在食堂门口的台阶上静静等待着,后景中是学生们拿着饭盒冲了过来——食堂开门了。两个镜头的拍摄前后相隔四、五年,除了老人的身体变得衰老以外,其它都没有变化。在这对镜头中,时间感如上所述,空间感则得到了拓展——在相同的物理空间里,通过时间在人物身上的作用,以“通感”的手法直观展示了人物心理空间的变化,并使观众在这一瞬间对此心领神会。
  第五,希望对艺术有兴趣的朋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那是很概念的,沉迷其中会把自己耽误了。多看多听多动手做才能把艺术真正变成自己内心的珍宝。越写越多,麻烦大家看到底了。
  

2005-09-12 12:00:15  bbisun

  [quote]下面引用由2005/09/12 09:16am 发表的内容:
  楼上两位未免有点过于激动了吧?
  楼主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且有理有据不是一味漫骂,况且还一再申明了"以上均为个人观点,恐有失偏颇,过于偏激~ ",这样的态度我以为还是在认真探讨问题的.
  问题大家都可以探讨,不管其是否有实际动手能力,哪怕是象我们这样的无名小卒,难道就不可以说张艺谋徒有虚名而王晶专拍烂片了么?
  "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_____伏尔泰
  [/quote]
  你拍来看看先
  

2005-09-13 10:03:34  caozuimeng

  :em10:
  

2005-09-13 10:11:07  caozuimeng

  纪录片创作教学中,我多次引用冷冶夫老师的《伴》,效果很好,至于纪录片这种影象时空艺术的创作形式我有自己的教学和创作理念。1。时空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后期编辑时完全按时间延续组接是一种形式,也较为常见,是最基本的。但并不能排斥其他时空转换形式的存在,《伴》的时空转换就是利用了刘老太身体由硬朗到衰弱的变化、尤其是猪由23斤到2600斤的形体、重量的变化来间接说明这种时空递进----尽管作者用了字幕和旁白。2。纪录片是记实的艺术,在记实基础上,他的艺术性的体现就是作者创作及别于他人的合理空间,冷的时间空间跨越处理也正是这种艺术性的决好体现,也是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的,同时也是拓展创作者创作思维的例证。3。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作者创作思维的体现,也是艺术性的体现,这如同绘画艺术,走别人同样绘画形式的路只是他人艺术的延续,而我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就是要创新,当然,这种形式要有秩序和规范。《伴》的时空艺术是创作,并没有超越这种秩序。
  

2005-09-13 11:05:39  zuozhi

  呵呵,楼主教科书背得很熟啊,只是“辱没”二字太不当了。基本赞同布脸三世 和 caozuimeng 的观点。刘老太由硬朗到衰弱、猪由23斤到2600斤,衰老与成长用生命这种语言表现了时间的流动。相同的场景、机位、构图与生命的流逝相对照,动静的强烈反差恰是令人震撼之处。至于剪辑,形式永远要为内容服务。朴实自然的风格体现出记录片的真实感,也与主题相符。
  对权威提出质疑,是一个创作人应有的品质,但业务研讨不能流于攻击。楼主若想证实自己的观点,就别光提意见,也提点更高明的见解,让大家评判一下。
  再说句题外话。"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这话很高尚,但一般的讨论用不着生命为代价;需要“捍卫”的权力,你搭上生命也没用。
  

2005-09-13 13:26:46  qq

  楼主应是看了《伴》的,因为说“一个好的摄影师毁在一个编导手上……”显然你肯定了摄像的工作,只是对编辑不满,“辱没”了“影像”。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你和大家不满的情绪:楼主你把《伴》用你纯“影像”的方式编一遍,“不用字幕,不用解说”,只用你看重的“影像”说话,给我们大家,也给冷冶夫老师上他一课。用事实说话才能真正让人信服。否则,连你自己都承认“失于偏颇,过于偏激”的“个人观点”,实在是不负责任的。大家客观地看到,冷冶夫的《伴》是好的影像,真正辱没影像的是楼主。
  

2005-09-13 17:53:39  刘兵

  纪录片论坛很难看到如此集中的讨论问题,很让人振奋啊:)
  关于sapiershen 的发言,首先我想说的是,sapiershen肯定是看了片子的,先前没看的那个人是我,这个大家如果详看帖就都会清楚。在看了一部声誉很高的作品之后感觉其并非如传说中那样出色,而且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谈一点自己的批评意见,我想这就是sapiershen发言的初衷吧。而且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作为一个观赏者是有根据个人见解分析评论作品的权力的,无论他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经验出发,我想只要是在探讨问题,都无可厚非吧。不要垄断话语,不自己动手做菜就不能批评厨师手艺差么?我想肯定不是这样的。
  关于“辱没影像”的说法,大家对sapiershen发言的诟病大多集中此语,这是让我深为困惑之处,因为在我当初看此帖时并未感到此语有过多的攻击色彩,对照原文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辱没影像”一说,无非意在强调创作者采用了太多的附加手段,而对影像本体没有给予自觉的尊重,这样虽然在效果上可能达到煽情或者升华的目的,但对于影像本身而言却是一种湮没。我想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而不是把目光过于集中人身或者情绪方面,是不是更客观一些。
  关于《伴》本身,既然大家在此讨论,我就趁机找到片子看。看了之后我除了认同sapiershen关于其时间和空间处理上的说法外,自己也对这个片子有一些意见。非常明显,这部作品并不是十分注重客观记录和现实还原,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抒情性,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适合引申和抒情的题材,但在处理手法上编导确实有不少媚俗取巧之处,比如不时出现的煽情音乐,再比如诱供式的人物访谈等等。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两个邻居,我想如果要用周围人对老太太行为的看法,那就要尽量多展示一些不同的侧面,难道就没有人认为老太太是财迷心窍或者是性格怪癖么?怎么就仅仅用了那个跟专家摸样的人出来说一句什么心灵寄托之类的话,无非是用来点题怕观众看不明白,不过这也太直接了吧,再有镜头后面的创作者不时跳出来的画面音也实在多余(而且还不是一个人)。
  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把这样一部因袭传统电视片创作手法陋习的作品捧到如此不容置疑的地位,至少在我的目力所及范围内比之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只是没有机会被更多的人见到罢了。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就是不要再出现瞎BB的骂人字眼,否则就太令人扫兴了.
  

2005-09-13 18:03:51  刘兵

  [这个贴子最后由狙在 2005/09/13 06:18pm 第 1 次编辑]
  
  [quote]下面引用由zuozhi2005/09/13 11:05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楼主教科书背得很熟啊,只是“辱没”二字太不当了。基本赞同布脸三世 和 caozuimeng 的观点。刘老太由硬朗到衰弱、猪由23斤到2600斤,衰老与成长用生命这种语言表现了时间的流动。相同的场景、机位、构图与生命的流逝相对照,动静的强烈反差恰是令人震撼之处。至于剪辑,形式永远要为内容服务。朴实自然的风格体现出记录片的真实感,也与主题相符。
  对权威提出质疑,是一个创作人应有的品质,但业务研讨不能流于攻击。楼主若想证实自己的观点,就别光提意见,也提点更高明的见解,让大家评判一下。
  再说句题外话。"虽然我不 ...
  [/quote]
  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形式永远都不仅仅是形式,本身就是内容.那种把形式和内容二元对立起来然后重内容轻形式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在取消形式,是非常陈腐的.况且在我看来,<伴>一点也不朴实自然,简直就是有点花哨.
  另,很多话其实都是常识啦,只不过因为时常淡忘才变得高尚起来的.
  

2005-09-13 21:22:24  sapiershen (重庆)

  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好久没来
  谢谢各位对我的批评指正
  我写这个并不是对冷的争论或者批评,我只是就事论事,就其《伴》来说的
  不可否认的是冷的地位与权威。因此,就“一棒子打死”之说,本人表示抗议。
  或许说的话有失偏颇,楼上的说的对“如果我们对一个成熟的作者的某部作品的剪辑风格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懂看透片子的含义。”
  我只是就事论事,对这一作品而言。在处理时空,不同作者有不同的方法,就如楼上说的,这都是达到目标的工具,或者说是手段。但是,在《半》中,这种手段,方法,到底合适不合适,愿听各位高见!
  对于这部作品,在所谓的”技术”、“工具”、“手段”上,楼上的观点我赞同,但是,个人意见:电影没有时态(因为电影是运动的,而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活动的东西都是展显在眼前的)。所以,不论一个镜头出现在什么时态,我们都以同样的感染力来观看镜头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动作,仿佛它就是现在发生的。此外,镜头中的每一件事实际上都是现在发生的,因此每个镜头都能和下一个镜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发展的运动——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动作流程把一系列无止境的瞬息变幻的镜头融合了起来。“流动”不等于打破
  在此,楼上所说  《伴》是对老人生命形态的追踪记录,观众从画面上直观地看到一个生命是如何衰老并走向死亡的——主人公的头发渐渐苍白、腰身越来越佝偻、腿脚从稳健到蹒跚,眼神从锐利到混沌……时间在一个人身上刻下如此无情的烙印,还有什么“流动”比这更撼动人心呢?!难道只有画面里和剪辑上的概念的时间处理才叫“时间”吗?那才是最肤浅的。影视作品的核心是表现人的生命,而生命,就是时间本身啊!] 我认为这是中国纪录片的一个不好的方向吧,重情感,弱思想、理性。太感性化了,少了点冷静。
  纪录片是主观的,但是,记录的过程是冷静的。
  不说了,多做纪录片吧~
  

2005-09-13 21:46:21  teai

  [这个贴子最后由teai在 2005/09/13 09:50pm 第 1 次编辑]
  
  lz语言水平 呵呵
  【伴】,“就单个镜头而言,他把视听语言的特性发挥的很好”楼主自己如是说。试问,啥是“影像”? 何来辱没?依然lz自打耳光,再说就絮叨了。
  这里可不是为那些“利益相关人”发表私怨的场所。说点实在的吧,lz。
  

2005-09-14 11:11:11  zuozhi

  [quote]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形式永远都不仅仅是形式,本身就是内容.那种把形式和内容二元对立起来然后重内容轻形式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在取消形式,是非常陈腐的.况且在我看来,<伴>一点也不朴实自然,简直就是有点花哨. [/quote]
  既是“服务”又何来“对立”?这种思维逻辑恐怕有点不太清晰。我一向是重视形式的,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但形式可以影响内容,并不等同于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决不是陈腐观念,而像人性一样永恒——至少迄今尚如此。当长时间实践后会发现:采取何种形式依然要以内容、主题为基础,而不是与它分割、背离。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身处庐山中却不容易拨开迷雾,王国维三个境界之说寓意与此相近,可深思之。
  至于文艺批评,我欣赏理性、建设性。到这里,是为洗耳倾听各位的高见,而不是牢骚。言语不当之处,各位见谅。
  

2005-09-14 23:36:41  刘兵

  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反过来说内容也即形式,这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得开的,就象肉体和灵魂,你能说肉体和灵魂哪个更重要,谁决定了谁?谁又为谁服务?凡是把二者机械加以划分并区分何者为主何者为次的二元论本身就是在制造对立了.
  内容与形式应该是血肉相连的,而不是杯子和水的关系,这是我的简单理解.至于说到实践,我只能说自己有限的经验恰好与楼上相反,形式与内容是相伴生的,两者共存共亡,没有先后.形式不是衣服,可以换来换去的一套又一套,它就是鲜活的肉体和生命本身.
  

2005-09-15 10:49:24  布脸三世

  再说形式与内容
  当一部作品完成时,它便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形式和内容的确是一体的,不论两者和谐与否,它们都是一不是二。但是,当我们从创作过程的角度考察一部作品的生命形成过程时,一切都是可选择的,也是可逆转的,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有相当部分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取材于英国民间故事,那些故事素材在不同作者的手中有无数种运用方式,在同一个作者手中也可以被表现得千差万别。作者在确定主题和内容时,就要寻找表达方式——形式。有时候,形式的雏形的确会和内容同时在作者的眼前闪现出灵感的光芒,但更多时候,作者们总是为了找到与主题相匹配的形式而煞费苦心——其煞费苦心的结果便是:在我们观看者的眼中,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犹如血肉与生命的关系。
  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从观众立场转变成为作者立场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对一部作品进行专业研讨的时候,我们的方法并不是鉴赏,而是解剖。我们关心:内容和形式怎样才能是一不是二?它们如果是一个东西,又何必有两个名字呢?又何必引发大家如此激烈的争论呢?
  内容和形式,孤立地看,的确是两个东西;而在完成的艺术品中,它们又水乳交融——创作过程的神秘与精彩就在这里,我们关注的焦点也在这里:作者对这些素材究竟做了什么,使内容和形式相混合,因而发生了如此奇异的化学变化?谁能从水里喝出两个氢一个氧?
  ——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创作过程而非创作结果,形式和内容当然要分开来研究。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2005-09-15 14:07:47  西安晓君

    纪录片自诞生以来,整个影视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所呈现出来的创作状态,所使用的创作技巧,所发生的审美意境,都在以人们想不到的速度和趋势不断扩展和不断丰富。其表现的主题是它要体现社会的历史特征,记录历史发展的历程。无论它展示艺术发展的那一方面。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真实记载。体现了“真实的人生”的明题。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是纪录片的新卖点,也无形中构成了故事的时空。正因为自然、真实这些特点,才有效地浓缩了社会,保证了纪录片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之从不同侧面、角度映照出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像和历史文明的浩瀚不息。那么纪录片《伴》应该是这方面的典范了。
  《伴》着重表现了湖南慈一位乡村老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和世界上最大的猪在一起相依相存的感情生活。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选入的这头猪,腰围2.4米,长2.4米,高1.4米,重达1300公斤,8年中,老太太和猪建立了独有的感情关系。以至于最后无法分开。故事到了这里,我想编导不单纯地想表现所谓的故事吧?编导的高明和犀利之处就在于通过这件事情,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渐然冷漠,在某些情况下,老太太的儿子、媳妇都无法给予她以精神是寄托。在不经意中,《伴》深刻触及到了转型的中国农村社会中的老人问题。
  既然如此深刻,那么它就有自己的代表性。既然点破了人生的命题,那么《伴》就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下表明电视新闻开始回归平民情绪。”这种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的命运的片子凸现了纪录片的优势。
  当然,再好的东西也有人会提出异议,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创作的要求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是有人却偏偏一味不从技巧、手法上进行观摩、学习,自己也不知所云就对好的东西进行漫骂,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木子美、芙蓉姐姐之流,情愿心甘情愿意出卖“S”形照片给人带来一两声浪笑。所以说,《伴》并没有辱没影像。反而却为影像世界增添了无穷乐趣,通过纪录片这个放大镜,我们知道了市民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如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人文精神倾注于现代新闻观的,是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情愫、人的力量。有了这些,新闻才能以人为本,才能富有感情,新闻学才能在欠文科学的巨大体系中有一席之地。”如果说《伴》这看图说话式的影像节目,不如去看书,去听广播。那么我想楼主定是和猩猩一样起立着行走,却尽想些四肢攀援的事情。至于技巧,当然在纪录片创人中以无技巧为高,但叠画处理的出现,难道会让全片的有滋有味丧失了其空间感?有些不可思议。观看《伴》的过程,是一个由欣赏到参与、由感动到深深震撼的过程。《伴》用非常平常的纪录语言。展示了生活流程的不确定性、动态性,把最本质,把最自然也最复杂的真实戏性给全部呈现了出来。以忠实的纪录并有效传达来自人本身,来自生活和生命本身的情愫,体现了超越世俗的人文关怀。
  

2005-09-15 17:17:30  刘兵

  布脸兄:
  我恰恰认为,正是出于观赏者的麻木和教条,才使得一些人习惯性的把作品放上冰冷的手术台进行肢解,从而无视作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整体,才最终导致了形式与内容的剥离.也就是说,我反对“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观点,正是从创作过程本身出发的,是把作品的形成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来看待的结果.
  我想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素材和内容的差别,正如兄所言,“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有相当部分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取材于英国民间故事,”这里的民间故事只是素材,素材是人人可得的客观物质存在,只有在莎士比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之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才成其为他的内容。再举个例子,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我们说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写一个推销员变成了甲虫,推销员是人人都能够看到的素材,而只有在卡夫卡的眼中才能和甲虫联系起来,这就是他的内容,显然这同时也是他的形式。向日葵只有在梵高的笔下才是那个样子,那是因为他看的方式本来就与我们不同。剥离了创作者的主观投射,内容和形式也就都不存在了。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作品之所以浑然天成,就在于它不是后天嫁接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就象世界本身一样,它就在那里。而创作者如何去寻找和发现,这就需要观念上的明晰和一定的技巧(其实很多人心目中的形式无非只是一些技巧问题,这也是观念上的一个误区)。所谓技巧,并不是用来把内容和形式进行拉郎配的媒婆,而是如何有效的防止本来同一的两者被人为分裂开来的手艺。
  所以说,布脸兄开头所说的“当一部作品完成时,它便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形式和内容的确是一体的,不论两者和谐与否,它们都是一不是二”,这样的论断还是过于乐观了,因为不和谐的、一分而二甚至四分五裂的作品其实还为数不少。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观念上有问题,总是以为形式是手段和工具而没有本体上的意义,可以象衣服一样换来换去,由此而要么视“形式主义”为奇技淫巧唯现实主义是正宗,要么就是盲目崇尚花样翻新,伪实验和伪先锋大行其道。
  最后再回到布脸兄所说的另一个问题,“内容和形式怎样才能是一不是二?它们如果是一个东西,又何必有两个名字呢?又何必引发大家如此激烈的争论呢?”的确,相对于新的艺术和观念,内容和形式这个老生长谈的命题也需要进一步的澄清和输理,比如法国新小说作家罗伯—格里耶,他就曾将之称为“过实的定义”。
  

2005-09-16 11:38:16  无意之中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想谈一点;首先我不得不说我没有看过<<伴>>这部记录片但我想对此网友提几个我的疑问:
  1:一个从业几十年的资深电视人怎么会发生一个连一般学生都知道的错误.
  2:电视和社会一样是多元化的,一部作品只要好坏只要创作人能解释就是成立的.学院派的东西不见得都适合.如果您觉的不对,我是研究红学的,我希望您能用学院派的东西解释一下薛宝钗与林黛玉谁最代表古典美与丑.
  3:哈佛的学生有句名言:认识一位导师的作品需要从他的著作.经历.反响等入手.然后才能与他探讨.否则你永远不会被耶稣发现.所以他也不会保佑你.哈.
  哈哈.
  

2005-09-21 01:01:15  qqaa

  也来凑凑热闹!!我是去年在北广冷老师放给我们看的,至今我一直在思考!!乱说几句!!
  1 这部片子是典型的DV作品,使我对DV增添了信心,有时候出去采访也不喜欢扛DVCOPR了,只是这部片子冷老师的目标是国外的评奖,画面不精致不免要打折扣了。
  2 至于大家讨论的问题,我仔细看了都觉得很对。可是,现在我更多的感悟是:至少《伴》是看懂了的(我们看的是45分钟版的),怎么转场已经不记得了,当时被故事本身吸引了。
  有时在想,我们是不是被太多的东西给禁锢了????为什么中国的电视没人看了??《伴》为什么不能在电视台公演???中国电视是不是说的人太多,做的人太少了了????
  至少《伴》的故事本身已经很打人了。主线也交代得很清楚了。能看到这样的片子已经很奢侈了~~~~~!!
  

2005-10-02 20:50:39  言岩 (北京海淀)

  没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