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电影随笔}一起走过的日子

2002-10-21 01:51:09   来自: 老了 (路上)
  {随笔}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看电影。
  看风吹过我们流水般的生命。
  像“猜火车”猜测未知的命运;像“罗拉快跑”在希望和焦虑中狂奔,或者更像一种没有脚的鸟,在王家卫的喃喃自语里寂寞的滑翔。
  电影是运动的空气,是风。
  我们也曾经是运动的。当我们还是孩子,还在露天电影院的时候;当我们还是学生,在看通宵录像的时候。我们的记忆风车一样旋转,虽然知道往事一去不返。
  我们崇拜英雄,这些年来,英雄是手拿红缨枪的潘冬子;是穿着黑风衣,叼着火柴杆独闯龙潭的小马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七品官焦裕禄,是罂粟花一样笑傲江湖的东方不败。
  如今,还有英雄吗?北岛早就说过:“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惟有这些有电影陪伴着的成长岁月,可以让我们也可以模仿英雄的对白。
  “你相信神吗?”
  “相信,我就是神。”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给他带来的高峰他再也迈不过去了,为什么要去好莱坞呢?拍一部又一部的商业烂片,就算是“变脸”这样不错的影片,那肃穆的教堂,那飞起的鸽子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大不过怀念。
  我们渴望爱情。青春刚刚在隆起的喉结发芽的时候,电影给我们对爱情的幻想注入最多的养分。包括性,银幕上的男女一接吻,就怀孕了。风靡一时的台湾悲情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头,男女主人公相识,接吻,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是个长镜头,从色调看应该是黄昏,在温柔的阳光里,他们接吻。当时我们学校包场,全体学生竟掌声雷动。至今想来,那掌声多有意义啊,假如为这片掌声写一首诗,题目就应该叫“第一次遗精”,如果是知识分子写作,就叫“青春是火山爆发的原因”好了。
  在这之前,我们理解的爱情还仅仅是心头一种美好的情愫,象“射雕英雄传”,靖哥哥和黄蓉到一起,我们就开心,一分开,我们就难过。
  “芙蓉镇”上的姜文和刘晓庆也拥抱,不过那时候还看不懂大人们的眼圈为什么会红。“本命年”的时候是我第一个本命年,最后,姜文死了,在死前他穿过刚刚看完相声散场人群。我一点也不理解,心却有点沉。后来从一本《大众电影》上看到说最近有很多影片的片名起的不好,莫名其妙,其中就有“本命年”,我才记住了这部现在看来极其出色的影片。
  在我们开始有思想上相对明晰的鉴别力的时候,社会一下子复杂了。一夜之间各种新鲜事物如风起云涌。盗版VCD赐予我们一个大饱眼福的契机。有线电视每天都有一些港片,武打枪战或者言情,还有一些国产片,有一天看到了“狂”,最后一个镜头是在雪天,许晴说了句什么话,就出字幕了。我十分诧异,从习惯上讲,如果是电视剧,一定还有一集,一定要把人物命运水落石出,难道电影有这样特权?
  于是开始沉浸在温习老片中乐趣里。“红高梁”里的高粱地,“大红灯笼”中的红灯笼,黄土坡上的“五魁”,“大撒把”下的城市,“霸王别姬”生死离别,“烈火金刚”荡气回肠。
  一直想找几个词汇形容为中国电影做出巨大贡献的“第五代”,总不恰当。简单罗列一下,就是:骠悍。温暖。舒展。苦涩。
  在有些浮躁的年轻导演自吹自擂时,现在的第五代也无法沉潜与坚守,张艺谋凭“我的父亲母亲”终于站到了金鸡百花的领奖台上,这个我曾非常崇拜的导演却让我想起周星驰的某个电影片段。
  “大婶,你要干什么?”
  “我就是本地最红的。”
  大婶被一脚揣飞了。
  “霸王别姬”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公演的时候我上高三,班里有个比我要专业的影迷在放了晚自习去看,因为电影是当天最后一场,所以他进去的时候就没人检票了,第二天一早,我问他怎么样?看了吗?他深沉的说看了一点,刚坐下,葛优就被毙了。
  插一段对那个电影院的回忆,记得我可以拿父母给的钱去自己买票的年纪,电影院的人就不是很多了,不过也有。上初中的一些周末和同学翻墙去蹭电影是常有的事情,不过没什么好片子,有次看个国产的叫“山村浪漫曲”,还听见后面几个大人指指点点的说,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看这个?
  有次为看“李小龙传奇”星期天一早还没人就溜到电影院里的厕所去,等到中午开演前清场的把我们赶出来,回家的路上碰到父亲,我说给我两块钱我要看电影,他没给。我回到家偷偷的哭了。更早的时候我还没进过录象厅,有次我要钱看录象,父亲给我买了两张电影票,让我带妹妹去,那也是个周末,正好当天改夏令时,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就站在检票口等,看的是“南北少林”,回家路上我几乎是跳着走的,仿佛练就了武功。
  上次回老家,发现小县城竟然一个电影院都没有了,只剩一个剧院平常关门,过节的时候放点录象,每次放映前都有宣传车把传单撒到大街小巷,到县城干活的民工听到动静就从工地跑出来,象捡钞票一样捡到几张传单,然后互相诡秘的问:看光腚去不?看去不?今天,看去不?
  “大片”也一度是个流行的词汇,“真实的谎言”,“碟中谍”,九五年,那些炸飞机轰高楼的场面让很多多年不看电影的人也振奋了一把,那一年我看了“阿甘正传”,在朋友家,他们租了几个三级片,这个好象是错当成“大片”租来的,看了会儿,就要换,录象带的效果也很糟糕,我们就一致通过:换!换那些三级片快进着看。
  两年后我上大学,再看“阿甘”,再在黑漆漆的阶梯教室感动的一塌糊涂。
  对讲英语的电影,我看起来一直有无法理解彻底的障碍,字幕不能完美,配音更别提,所以有内心深处触动的不多,喜欢里面的一部分,比如“教父”的暗藏杀机,“不许掉头”的黑色幽默,“好家伙”的灯火迷离,“天使艾米丽”的精灵古怪,“美国往事”的青春张扬,“低俗小说”的事件巧合,“杀手里昂”的迷幻爱情,“小鞋子”的纯真童心,“拯救大兵瑞恩”的诺曼底战场,“肖申克救赎”的莫扎特音乐。
  有个批评我不务正业的同事和我谈起电影,就象谈女人那样自信,我问他近几年看过什么好片子,这个在中央电视台工作过的哥们沉思一阵,说:“最好的应该是泰坦尼克号。”
  几天后,他兴奋的拿一盘DVD给我,说这个据说是大片。还把大片强调两遍。我确实没看过,片名叫“夺命解码”。
  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喜欢孤芳自赏,大学时我在学生会放刚获金马奖的“春光乍泄”,刚开始张国荣和梁朝伟的床戏就让一半女生退场,结束时放映室剩的人寥寥可数,至少还有一半是睡着了的。没过几年,连卖影碟的小姑娘都会兴致勃勃的拿出“花样年华”向你推荐,还说张曼玉在这个片子里换了多少件旗袍,仿佛我是业余做旗袍的裁缝。
  “花样年华”我看了两遍,感觉“无可奈何花落去”。
  和这种感觉恰好相反的是到电影院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放映时小厅只有我一个人,影院经理劝我去大厅看通宵,我不去,他说没办法实在不够空调费。
  我问他几个人给放?他说至少五个吧,
  第二天我们宿舍的七名兄弟看了个专场,从小厅走出来,大家一边感慨着一边有一种时代精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买了VCD,又买了DVD,看了十遍以上,发现和电影版本比起来都有不同的细节,DVD版本是在日本的公映版,最差,很多关于米兰的幻想都删去了。
  日本电影我不喜欢,无论是黑泽明还是北野武,我对大和民族有偏见,我觉得他们狭长的国家地理让他们整个民族的心胸狭隘,太多夸张的暴力和色情,即使没有流于表面,也是骨头里与生俱来的。这样压抑扭曲的民族心理让他们的电影无法释怀,就连他们的A片也尽是些变态的内容,哇哇的日语也听来刺耳,不知道是我有病还是他们有病。
  韩国电影用我一个小师妹的话讲就是没文化,比“野蛮女友”还野蛮,有部“漂流浴室”画面拍的很美,内容也没什么意思。
  那么多红男绿女哈韩哈日,我不能说多了,怕被漫天飞来的臭鸡蛋砸成老年痴呆。
  今年春天看了贾樟柯的“小武”,刻录盘,图象还流畅,声音时断时续,两个小时过后,我楞是呆了三分钟。给我带来的兴奋几乎是空前的,他带来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生活给我们的刺痛。我们虽然不是这个无家可归的小偷,但在变幻的世界上友谊和爱情都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感受你有过,我也有过。我想,中国电影复兴的希望又燃起来了。
  写到这里,我远在厦门的一个哥们老武打电话给我,说现在在海边坐着,今天陪客户喝酒又喝多了。我说你有空也看看“小武”,他说对,大家都叫他小武。
  “小武”给中国电影带来的最大冲击还是电影技术方面的冲击,整个记录片的风格让很多人都对自己也能拍电影产生了信心,一部家用数码摄象机,一台电脑,几个热爱电影的朋友,凑一起,就是一部影片的主创人员。
  有点象诗歌的“无难度写作”,电影的无难度拍摄让DV一下子让城市里多了很多手拿摄象机在街头乱转的疯子。
  我沉下心来看过一些DV,有的有意思,更多的是故弄玄虚,考制造理解上的障碍来哗众取宠。中国的DV创作人还欠成熟,并且已经开始浮躁。
  在上海我认识几个拍DV的朋友,和那个导演吃了两次饭,他的本子写的不错,并且对摄影的把握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正好我那时候要离开上海了,临走前一天他邀我参加他的开机仪式,就是一顿饭。我去了,看到他免费找的演员,我最大的担心是他会把片子拍得小资了。因为生计问题,我没能留下来帮他做“副导演”,后来我从网上看到他上传的剧照,画面很美,在苏州河边,在路灯下,几个迷茫的人。
  那部片名我记住了,叫“城市印象”。
  电影在孤独的时候总是能给予我们最好的慰籍,给予我们超越时间的生命体验。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有限的,电影无限。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弱小的,电影把各种弱小的声音集中成伟大呐喊。
  写到这里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今天看了两部恐怖片,赶紧关机睡觉吧,我怕那些游荡的魂灵从液晶屏幕里爬出来,用手按住我试图用最真切的语言倾诉的咽喉。
  
  2002年10月20日凌晨1点49分
  

2002-10-21 10:38:25  煤天使 (CD)

  又是一梦....
  好似翻山越岭...
  

2002-10-28 18:00:19  程程 (罗马)

  看到很多从大山里出来的看电影,玩电影的哥们儿们用这样沉实感人的语言告诉着别人,他们内心从小就与电影相连的热烈。可是我总是觉得很陌生,因为我不曾拥有他们那样简单的看电影的冲动,因为我生活在城市,而且几乎有一半算是生活在这个圈子里面,然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圈子里虚伪糜烂的一面,于是我爱电影,却不爱我的电影生活。我曾经也可以去中戏里简陋的放映厅,可是我的父亲阻止了,于是我无比羡慕着贫穷却依旧富裕的哥们儿们,在他们的语言里,我找到自己的电影爱情。
  

2002-10-28 18:21:45  paradisevil

  你说的很对,你确实对大和民族有偏见,既然知道是偏见为什么不从新认识一下呢?
  

2002-10-29 11:19:02  clare

  这么温暖的文字,关于电影,像回忆,像电影画面一幕幕滑过眼前。
  

2002-10-30 09:45:11  老了 (路上)

  [quote]下面引用由程程2002/10/28 06:00pm 发表的内容:
  看到很多从大山里出来的看电影,玩电影的哥们儿们用这样沉实感人的语言告诉着别人,他们内心从小就与电影相连的热烈。可是我总是觉得很陌生,因为我不曾拥有他们那样简单的看电影的冲动,因为我生活在城市,而且 ...
  [/quote]
  哥们,俺可不是从大山里出来的
  虽然也很土
  却是有电影梦想的人
  

2002-10-30 18:02:38  程程 (罗马)

  不,我不认为你们土啊,只是你们的成长环境和我不一样罢了
  我长大的环境和陆川差不多,可我不喜欢他的东西,我也不想像他那样
  我也有我的电影梦想,我本质上和你们是一样的,可我厌恶我的出生
  

2002-11-05 12:38:27  27

  很多听说好看的电影,譬如"猜火车",譬如"那时花开"....
  满怀希望的去看了,看了之后却觉得无比失望..呵呵...
  当然这纯属自己的看法,或许那些片子自有它们的过人之处,但是...
  

2002-11-05 14:44:37  patch (北京朝阳)

  tim roth?
  

2002-11-05 15:58:42  27

  yeah,a wonderful man...
  

2002-11-05 16:01:02  patch (北京朝阳)

  i like him too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