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幼儿园》观感

2005-04-07 03:23:51   来自: 阿德的故事 (北京海淀)
  [这个贴子最后由阿德的故事在 2005/04/07 11:28am 第 2 次编辑]
  
  昨晚张以庆的三部纪录片都非常不错,从那个陶醉在自我的音乐世界里的舟舟到和熊猫相濡以沫的白,不同人的经历,他们的执着,他们的自我陶醉,让我体会着另一种人生,或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直认为电影最适合拍人的我,被熊猫英的每一个肢体语言所打动,它分明就成了白的爱人,一生的伴侣。
  最想说的还是《幼儿园》,毫不夸张的说,从小到大,没有一部纪录片让我这样放肆的笑,开怀的笑,笑得拍桌子,笑得流眼泪,那近一小时里的影像让我回到了童年,回到幼儿时期,回到家乡小镇那所我呆过的幼儿园,幼儿园里的那些玩伴,艾华,章进城,还有那个记忆中被人欺负我当好人帮她出头的小我一班的女孩,如今,他们有的在我十岁多一点的时候溺水而亡,而眼看着章进城深陷水的漩涡中却不知如何处理的艾华最终没有任何能力挽救我们童年时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也跑着回家哭着要奶奶去救人,那个老太太却没有去在乎一个孩子的生命。那个我所保护的并十分有好感的女孩,后来一直在一个小学上学,在一个中学碰面,却从来没有打过招呼,我们认识,我们从小开始就都这么羞愧,多年后,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在一个理发店里,一个手艺娴熟的女孩剪着我凌乱的头发,我认出了她,我都不知道她是否也认出了我,理完发,给完钱,走出理发店,我们继续着各自的生活。原谅我在这样一篇别人会当影评看的文章里大肆渲染自己的童年,只是因为想到,只是因为表达。
  现在回想起《幼儿园》里的那些小朋友都想笑,他们是那么可爱,他们是那么的幼稚,那个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哭着要回家的小男孩,那个总被老师呼喊的马玉兰,那个所有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却只有他坐在幼儿园里,在两个大门之间不停张望等待妈妈出现并让我流下眼泪(那分明是幼儿时期的我)的小男孩,那个在洗澡的时候摸旁边女孩子PP的小鬼,那个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的小胖孩,那个长着一副聪明相心算N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还有那个不停问别人父母是不是警察的小家伙,我的思维无法一一回想起他们,我只记得他的眼神,她的表情,他的哭,她的笑,他的笨拙,她的友好,可是,终究我们会长大,我们要上学,我们要面对成人的世界,我们以后会面对真正的爱情,而不仅仅一句“他长得太丑了”就能解释为什么不喜欢他,我们会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她会把自己的菜放在你的小碗里一样,我们会面对更多没责任的老师,比那个骂你不像人的老师更可恶......影片不停出现的音乐哼唱着“好一多美丽的茉莉花”,伴之那些动人的慢镜头,怎能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打动。
  当他们终于要毕业,当那一张张的照片变成黄色,我知道一切都要过去,变成回忆,留在心底,影片完后,我激动着打电话给女朋友,说自己看了一部好的纪录片,然后跟她讲影片中的细节,以致于电话已经断线我却没有一点知觉还在不停的说着......感谢张以庆,感谢现象的好朋友,大家都在努力,大家都会有不如意,但我也坚信大家都会有所成就的。
  

2005-04-07 13:14:50  房囚 (北京海淀)

  我都还没看呢,萧狼,就看你的了
  

2005-04-07 17:17:48  刘兵

  这个片子是很好看,好玩抒情得厉害.仿佛一篇印象式的抒情散文,在镜头的剪切和淡出淡入中,让我们回忆起童年的点滴片段,但印象式的回忆却并不能等同于真实.也就是说,这片子在实质上是非常主观的.虽然主观的深入还不够,但情绪渲染却火候十足.编创可能也借鉴了阿巴斯在<家庭作业>里采用的提问访谈手法力图让作品显得更加丰厚,但感觉还是显得有些噱头和取巧了.
  

2005-04-08 02:02:19  cici (纪录片牢房)

  对《幼儿园》,我很怕两种人的意见:
   一种是自己有上过幼儿园孩子的女编导,她们觉得《幼儿园》太黑暗,然后就大谈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另一种是多愁善感的“大孩子”,勾起他们对童年的无限怀念和一些感伤……
   其实以庆并不是要说这些!他在说大人,在说我们周围的、时代的社会意识。
   在庐山,很多人提意见,说《幼儿园》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跟将军说:其实这些人是对以庆寄予了厚望,希望他的片子能承载自己无法去实施的创作理想;但纪录片就是个人化的,就是要表达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不必表达大家伙儿的“共识”。从《舟舟的世界》、到《英和白》、到《幼儿园》,以庆一直在为一些人的评论改变着自己,包袱也挺重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纪录片是个人的,而且是主观的,"客观记录"只是表达个人主观看法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或称一种手段。
  

2005-04-08 02:22:35  huibai

  不如我们谈谈这片子的摄影———
  

2005-04-08 09:20:24  萧狼 (北京)

  张以庆:纪录片耗费的是生命
  张以庆档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北京     
  年龄:50岁
  性格:感性、敏锐、执着
  爱好:文学、影像
  职业:纪录片导演、独立制作人
  职位:湖北电视台高级记者、
    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
  经历:在手表厂当过10年工人,
    1987年调入湖北电视台至今
  作品:《红地毯上的日记》《起程,将远行》《导演》
    《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
  获奖:不能细数,新近《幼儿园》获第十届中国电视
    纪录片学术大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
  其人:孤独的理想主义者
  他拒绝城市,却离不开城市;他是个纪录片人,却几乎没动过摄像机;他天生敏感,拥有最锐利的直觉,但不会上网,不会打字,不会开车——对机械化的东西他有本能的排斥。他执着、严谨、单纯,却忧郁、孤独,甚至脆弱,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
  相识多年的好友方方(职业作家)说:“张以庆在武汉生活多年,却从不说武汉话。他有点偏执,有点自负,背后却若隐若露着些许胆怯。但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去奋力,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对于纪录片,十几年来他就这么一直拍着,有时候你觉得他就生活在如《英和白》那样的世界里,纪录片仿佛是英,而他自己是白。”
  中国纪录片元老陈汉元老师似乎颇有同感:“我看到的张以庆,或闭上眼睛想象的张以庆,总是皱着眉头。他总有种使命感,生活中有那么多生命被捆绑,有那么多疙瘩,他要一个个地去解开。很费劲,但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说他,他总是皱着眉头,后背流着汗……”
  问张以庆自己,他只笑笑说:“对不起,别问我太多问题,很多时候我都特别笨拙。方方说我通过直觉就能达到本质,如《舟舟的世界》表达的那样,我感觉越简单就越接近真理。”
  创作:他改变了规则
  《幼儿园》的素材量是5000分钟,《舟舟的世界》是2100分钟,《英和白》是1800分钟;《英和白》的文字记录是10万字,关于《幼儿园》的笔记稿重达5斤。最开始的《红地毯上的日记》,片长15分钟,但在这之前的整整3年里,张以庆每天都会出现在现场,最后他甚至清楚什么季节几点几分的阳光会落在红地毯的什么位置上。拍纪录片耗费的是生命,张以庆说。
  在他的纪录生涯里,每部片子都在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中诞生,那种濒临绝望的感觉想起来都能令他窒息。痛苦源自信任和期望产生的压力,更源自创作和精神上的迷乱与困惑。但他知道,每次跋涉都要有个结果,对别人交代,也对自己。虽然大家说,结果并不重要。
  拍《幼儿园》时,第一天进学校,有孩子问:你们来接谁呀?过段时间有孩子说:你们怎么又来了?可再过段时间,一天不见就会有孩子问:昨天你们怎么没来呀?在强调拍摄前与被摄对象磨合的重要性时,张以庆举了这个例子。《舟舟的世界》前期筹备花了一年,《英和白》是一年半。
  终于深吸口气对摄像师说“开拍”,但过程总是未知。张以庆最怕别人问他:在幼儿园拍了一年多到底拍些什么了?他回答说:是表象。又有人问:那你想拍些什么?他沉默。每天每刻,他都在问自己,到底想拍些什么?他不喜欢别人把《舟舟的世界》说成是残疾人的片子,把《英和白》说成是熊猫与女人的故事,因为那些都是表象。拍什么,张以庆在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但他知道不拍什么。在幼儿园,他不拍上课,不拍唱歌,不拍六一,不拍家长……而不拍什么,他凭的是敏感的直觉判断。
  这么多年来,常有人说张以庆的纪录片过于讲究,唯美得不像是真的,说很多细节不真实。张以庆说:纪录片不等同于纪实片,你看到的还是表象,我要做的是形而上的表达。很多人质疑《英和白》中的电视节目是后期贴上去的,他答:你觉得这很重要吗?张以庆总是坚持自己的方式和原则,以至影响了规则,甚至改变了规则。
  关于张以庆的整个创作历程,好友方方有她独到而深刻的思考。摘录如下:
  如果说他早期的作品还有些矫情,更带有文学青年的那种小资情调,那拍到后头,整个状态变得流畅和自如起来。可以说,张以庆终于实现了自己,他找到了纪录片,自己的表达方式。他通过镜头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是用文字没能做到的。
  我想张以庆从进电视台开始就在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把一种传统的公共表达变成自己的个性表达。抓住这一点,他就抓住了纪录片的主脉。题材上,他无意拍宏大的东西,他的片子只让你从滴水中看到太阳的光辉。小事件和普通人演绎出的却是独特的故事,带有强烈的个案意味。
  一部一部片子看过来,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的思想变化。《童年,七彩的歌》是纯真的,《红地毯上的日记》是惆怅的,《英和白》则是孤独的。一群永远当不了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一个永远不会变得聪明的智障者,一个永远无法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白,他们都是那么宿命,承载着张以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执着。更重要的是,后来张以庆的纪录片由一种天然的感动和慨叹转向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拍摄别人的生活,表达的却是自己;如果深入别人的内心,那是深入自己的内心了。能在自己内心走多远,他就能进入别人的内心多远。惟其这样,这种表达才会自有一种感动,让人无法释怀。
  看罢张以庆的纪录片,你会觉得他把感觉的触角伸入到这个世界的深处,伸入到人心深处。他温暖而精致地抚摸着让他感动的一切,然后,把他的感觉一骨脑地渗透到他的纪录片中。
  但张以庆确实累了,他需要的不是新的纪录片计划,不是新的成功,而是精神上的松弛和身体上的休整,或是一次无伤大雅的失败!
  舟舟的世界:是傻子还是天才
  看《舟舟的世界》时听到有人说“这傻子挺好玩的”,张以庆就会浑身来气。现在舟舟成了名人,2001年初冬的一个傍晚,张以庆从幼儿园收工回家,在公交站等车时,看见舟舟坐在一辆锃亮的小汽车里飞驰而去。舟舟手拿指挥棒的身影到处出现,有人要拍舟舟的电视剧,有人要给舟舟塑像……张以庆默默地拍着他的下一部片子,这跟他有什么关系,他无意改变舟舟的生活。
  欧洲人或许不知道这些,固执地将本片视为人道主义范本。舟舟似乎成了张以庆的某处隐痛,令人生畏于环境,催人警醒——张以庆躲开媒体!
  英和白:在笼子里拍纪录片
  “我是关在笼子里拍这部纪录片的”,张以庆内心的孤独和悲凉如同英和白。片子讲述的绝不是人与动物的情感故事——铁笼子的意象在片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在沸腾的成都,还是在喧嚣的长沙,张以庆始终平静;在成都颁奖晚会开始的前一个钟头,他在酒店睡着了;在金鹰奖颁奖晚会前一天他悄然离开长沙。一个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他到底最想要什么,是荣誉,是虚华,还是无声的喝彩?
  “我不希望片子太火,我已经打扰过英和白了,我不希望给她们带来更多的伤害”,张以庆强烈地感受到白内心的孤独、敏感和脆弱,连同英。她们不认为外面那精彩的世界跟她们有什么关系,除了安宁,她们别无所求。
  幼儿园:一则成人寓言
  沿着纪录苦途一路走来,到《幼儿园》这里,张以庆的表达越来越模糊多义,内涵却越来越丰富,容量越来越大。他仍在传递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再是单一的声音,它是复调的,块状的,散装的,大乐队式的。这种松弛的结果,使每个观众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张以庆走出了自己长期偏爱的小情调,寻找到一种更加自然大气的艺术表达方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2005-04-08 09:22:27  萧狼 (北京)

  写完这篇文章发出去后,张以庆特意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很喜欢,或许文中的张以庆才是本真的张以庆。
  

2005-04-09 16:50:16  cici (纪录片牢房)

  阳光张以庆
  

2005-04-18 09:09:02  lujipian

  认同 狙 的看法。这片子好看。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CICI说的“纪录片是个人的,而且是主观的”,我这样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人试图发现世界的本身,试图借助世界本身这个客体来审视自己的肉体。
  同其他任何活动一样,记录的动机也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对肉体的绝望和对世界的恐惧。
  发言完毕
  

2005-04-26 11:26:51  lb8848

  上课的时候看的
  看的时候很多人笑,我也笑了
  但是我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凉
  永远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如果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看这个片子会笑么??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