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戛纳,你又一次模糊了电影的概念(转一篇写得很激烈的文章)

2004-05-29 10:01:52   来自: 范坡坡 (北京东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fanpopo在 2004/05/29 06:03pm 第 1 次编辑]
  
  戛纳,你又一次让我失望,我不再相信你代表着电影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一篇 写给真正的电影语言大师
   
    今年的戛纳,是我最关注的一届。因为有两位当代真正的电影语言大师相遇了,一位是曾在六年前宣布不再拍摄电影,而今年复出的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另一位几乎达到了他电影境界最高峰的王家卫。
    活跃在当今电影界中,出生于五十年代以后的,能够被真正称得上电影语言大师的,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电影世界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和费里尼、安东尼奥尼、戈达尔、伯格曼、塔可夫斯基等人媲美的艺术导演屈指可数。
    他们是DOGMA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丹麦拉冯特(《破浪》《黑暗中的舞者》《狗镇》)、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关于我***一切》《对她说》)、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爸爸出差了》《地下》)、中国导演王家卫(《春光乍泻》《花样年华》)。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说法过于挑剔,甚至没有“等等”。这里我要阐明一个概念,很多导演都可以被称为电影大师,但是真正能够被成为电影语言大师的并没有几个人,上面四个人对于电影语言本身的创新,会永远载入电影史册,他们有着只属于自己的,非常风格化的电影世界,几乎不可能被其他人所模仿。我们只需要看一个镜头,看一秒钟就知道,这是他们的电影。
    这里我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风格化,标新立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就像文学中的卡夫卡、海明威、马尔克斯;绘画中的凡高、毕加索、达利一样,对电影本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使电影语言具有了更加宽广的表意性。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获过很多大奖,其中以库斯图里卡的奖项最多,在这次戛纳以前,他每次出手都获大奖,至今已经获得了两次戛纳金棕榈,一次戛纳导演奖,一次威尼斯金狮奖,一次威尼斯银狮奖,一次柏林银熊奖。有人说,他的奖项是所有亚洲导演奖项的总和,这个一点都不假。但是,有一个导演至今只获得了一个戛纳的最佳导演奖,显得有些不公平,那就是王家卫。
  第二篇 王家卫,中华民族的骄傲
   
   1 回答小资
   王家卫是一个在中国大陆经常被提及的电影导演,很多人都会用一个简单的“小资”去概括他的电影。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一些对人阶级化的分类想法,从我们的思维当中彻底拿掉。难道我们真的相信一个人的职业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所有想法吗,就能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吗?
    我很能理解,很多人说王家卫电影小资的原因。因为王家卫的电影并不是在专心地讲一个故事,像《指环王》那样,也不是在耐心地描述一些人物,像《教父》那样。王家卫通过电影最终要表现的是生活,衣食住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把电影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对比起来,如果你想要通过文字把一个故事讲的很清楚,你必须要运用大量的动词,名词以及词语之间逻辑关系。如果只用一些形容词,你是讲不明白一个故事的。而王家卫的电影语言都是具有形容词性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富有文学性的内心独白、光怪陆离的影像、没有逻辑的段落。整个电影就像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它最终给你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爱情的感觉,一种死亡的感觉,一种不能忘记的感觉。
    我想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注重生活质量的人,善于观察生活的人,都会希望王家卫的电影,毕竟人一生,活得不是一个结果,可以说是一个过程(库斯图里卡告诉我们,人活得是一种态度,这比王家卫更高)。电影世界并不只能给我们一个“正义一定战争邪恶”“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梦想”口号。
    王家卫的电影告诉了我们,旗袍是可以那样美丽,音乐是可以优美,生活是可以如此丰富。王家卫的电影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对电影的新的认识,电影除了可以教育人,鼓舞人,揭示秘密,带来刺激等等以外,还可以丰富生活。
    仅此,王家卫就可以被称为世界电影大师。
    这里再一次对王家卫表示尊敬,因为大陆人已经很多年没有去思考“生活”本身的意义了。
   2 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从来不把王家卫看成是一位香港导演。我认为至少应该把他看作是半个江南导演。与王家卫一样的香港导演还有徐鞍华(《女人四十》)、严浩(《太阳有耳》)、杨凡(《游园惊梦》)、关锦鹏(《阮玲玉》)(他们都是从大陆移居到香港的)。而真正的香港导演应该是陈果(《榴莲飘飘》)和徐克(《黄飞鸿》),他们拍的都是广东人的生活。
    我这样说的一个最大的因素在于,王家卫对江南的艺术美学有着一种非常好继承。王家卫曾经说过,自己小时候喜欢看施蛰存、穆时英的小说。这两位都是中国三十年代的海派作家,善于描述旧上海的新式饭店、赌馆、戏院等场所,以及当时的都市男女的一些性爱生活。这是一类在建国之后,在大陆灭绝的文学题材。而今,能够在王家卫的电影当中看到,这是多么的荣幸。它让我感受到,民族的历史并没有真的离我们而去。
    我对文学史没有研究,但是我一直认为,《红楼梦》所营造的中国美学的特点和王家卫的电影美学极为相近。首先,像《红楼梦》这样的才子佳人的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厅》)在刻画人物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人物的情感强烈,整个故事是以人物的情感为核心,似乎所有人都是爱得死去活来的,它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浓烈的情感世界,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美学。这和王家卫的电影非常相似(想起贾宝玉,我怀念张国荣)。如果把王家卫的电影和另一位中国伟大导演张艺谋相比,则可以立刻看出区别。张艺谋的电影当中,人物的情感显然要淡很多,他的电影中的男人女人对于感情是很理性的,很实际的。张艺谋的电影注重表现的是一个生存的主题,而非情感的主题。
    可悲的是,大陆导演大部分都在探讨生存问题(中国电影教育受俄罗斯和欧洲的影响太大),而不是情感问题,显得太过单调了,没有对古典文化有一种继承。因此,我说王家卫更贴近中国古老的文化,他拍的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而西方美学喜欢强调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喜欢具有现实批判性的电影。所以这也是王家卫屡屡失宠的一个原因。在他们眼里,王家卫可能只是一个没有生活、玩弄电影技巧的导演,他们可能不知道,王家卫担负着传承中国文化一个重要分支的作用。
    王家卫,我们民族的骄傲。
   3 现代主义文学和时间
    没有看《2046》,仅仅看了故事梗概:一个作家在写小说,而小说中又是未来。我就断定,这是王家卫巅峰之作。当我看《花样年华》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意识流是王家卫的归属。
    王家卫电影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他对世界电影贡献最大的地方,就是在于他对电影时间的理解。显然,他是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对于时间的一些看法。这也是很多观众感觉看不懂他电影的一个原因。
    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看不懂王家卫的电影,就和看不懂毕加索的绘画,读不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样。艺术本身是一种游戏,他有一些自身的游戏法则。要想深入地了解这种游戏,必须要对这种法则有些基本的了解。
    我敢说,中国几乎大部分电影观众没有受过电影教育。我不是说,那种电影学院的制作教育,而是欣赏教育。我不是说,欣赏艺术就是拿一些××主义公式,去往具体的艺术品上面套,然后得出一些结论,像是在机械地做一些高考习题。但是确实很多的艺术理念本身承载了一种人类对于世界的进步看法。
    比如说,为什么文学和电影中都有一些人不用经典小说或是好莱坞那样,用老老实实的顺时间地方式讲故事,非得在时间上跳来跳去。我个人肤浅的解释为,这体现了人类想完全把握时间的童贞梦想。在时间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可逆的,整个社会的历史也是不可逆,在现实中人永远把握不了时间,无数次的第一次就是最后一次,正如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写到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但是艺术作品是伟大的,它能高于真实的生活,能让欣赏者体会一种把握时间的感觉,也许在真实中这种感觉一生都不曾有过。
   艺术可以使我们站在时间的上面思考生命,而不是在时间的里面,那一刻我们也许成为了上帝。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写的第一句话,“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一句伟大的话,它颠覆了以前所有讲故事都在套用的过去时的方式(从前,有一个……),人物在一句将来时开始的情节中,想起了过去。
   我们的思绪可以随着这句话在未来时空和过去时空中摇摆,生命是什么?(《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构思了十五年,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该说这第一句话)
    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也借鉴了这样一种手法,张国荣的第一句画外音就是“多少年之后,我有一个绰号叫做西毒,很多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而这次《2046》如果真的采用了意识流的方式,我想那是王家卫对表现时间的最大的突破。看他的电影感受的是生命。你会把一种感情记忆多久,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忆这种感情,多少年以后你一直记忆的还是那种感情吗?
  第三篇 库斯图里卡,戳穿世界的虚伪
   
    早在这次戛纳开始的时候,我就暗自祝福库斯图里卡,希望他不能空手而归。当然我是希望王家卫获金棕榈的。
    王小波在一次获奖的时候说过“这奖不是奖给已经形成的文字,而是奖给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我认为电影节的奖项也应该是这样。
    天真的美国人呀,肤浅的美国人呀。他们真的以为,人能够消灭这个世界的邪恶吗?电影真的能够有那样的伟力去制止永远的邪恶吗?去吃爆米花吧。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当中没有所谓的好人和坏人之分,他的电影永远是那么的欢快,哪怕是所有人物都死了,也要充满了斯拉夫民族具有舞蹈性的音乐。对于库斯图里卡,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分裂的人,我相信,他更能体会到,政治的本质。他的电影中到处都充满了谎言和欺骗,这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对于大众,我们不知道真相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地下》的结尾,所有死去的人都复活了,坐在了一起,把以前的恩恩怨怨全部抛弃,载歌载舞。这个结尾表达了库斯图里卡对宽容的向往。他深知,如果有了宽容,他的国家就不会爆发内战,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就不会消失。民族之间的战争总是被一些人煽风点火,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就像现在的世界一样,伊斯兰民族和美国人之间的仇恨是不会在一个短时期内解决的,而这样的一种仇恨并不是天生的。
   宽容哪里去了,宽容葬身火海。
   美国人是死都不会理解,为什么伊斯兰民族会用自杀性爆炸的方式去抵抗他们。因为,他们和伊斯兰民族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狂妄的美国人总是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按着他的逻辑思考问题,而这是幼稚的。
    世界本来是非常简单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但是正是因为,太多的谎言和欺骗,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对错不分,真假难辨,难道这不是荒诞吗?
    正像库斯图里卡今年的作品的名字一样,《生活是个奇迹》。
   
   第四篇 昆廷,标准的哗众取宠
    这次戛纳电影节的颁奖真的让人觉得那是昆廷的游戏。
    首先,法国人为了让戛纳拓宽影响力,让大量的好莱坞明星加盟,甚至把《怪物施莱克2》这样的纯娱乐动画片列入竞赛单元。我打个比喻这就好比,乒乓球世界杯因为收拾率下降,决定让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参赛一样。
    其次,金棕榈颁给一部纪录片。这是戛纳历史上的第一次。我觉得昆廷的想象力,这次用的地方大错而特错了。你们美国人太把自己和伊拉克狗屁事情当回事了。好像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在关注你们的这场战争一样。我们有十几亿人在安居乐业,我们需要表现生活的电影。战争的残酷早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了。只有你们美国不断地打仗,以捞取物质上的资源,所以你们才会觉得战争是永恒的主题。你们真该多吃一些爆米花堵上你自己的嘴。
    我并不是一个反对纪录片的人,在我眼中,纪录片就好比是一篇评论文章,而故事片好比是小说(或是散文)。如果按着昆廷的逻辑,可能有一天诺贝尔文学奖也会奖励一名记者或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如果戛纳真的想要去评比一些纪录片,你可以单独列一个纪录片的奖项,很多不同出发理念的电影怎么可能放在一起比较呢?
    昆廷和戛纳,正在模糊艺术电影的概念。戛纳正从具有一定公证性的艺术电影殿堂变成各种投机分子哗众取宠、冒险出名的地方。
    我认为这完全符合昆廷(《低俗小说》)的性格,他自己就是靠哗众取宠,而盛名远洋的。我不否定《低俗小说》对于电影语言的创新,但是这部电影当中显然缺少人文关怀。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不是愚昧,而是没有自知之明。
    更令我觉得不可理解的就是,他竟然将男演员奖颁给了日本孩子。每一个了解表演的人都知道,儿童演员大部分都是要经过导演的精心指导的,他们很难自觉性表演。而有太多优秀的演员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奖项去肯定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按着这样的逻辑,下一次表演奖项,将会颁给一部电影中的动物。
    把评委会大奖颁给了一个韩国关于暴力的商业电影,反映了昆廷在人文造诣上的浅薄。可能因为他也只会拍暴力吧。《杀死比尔》固然好看,但那仅仅是好看而已。我认为这是对王家卫导演,对中国文化的侮辱。我不知道徐克都干了什么。
   
   
    即上次一部具有实验性的美国电影《大象》击败了拉冯特的《狗镇》让所有评论家大惊失色,今年美国电影《华式911》又击败了王家卫的《2046》,这说明戛纳金棕榈的评奖,已经不是在衡量电影艺术的本身,而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似乎要通过这种出人意料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一些可以让全世界从事电影艺术的人都不能理解的观点。
   
    57届戛纳——法国人和美国人的阴谋。
   
   
    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也希望大家能都接受王家卫的电影。毕竟他太伟大了,作为一个从事电影的人,我深知,他所作的远比,写一个幽默的段子,拍一些华丽的武打动作,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要难得多。
    当我看到,很多国人去批评王家卫电影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我们的民族过去曾经那么浪漫,才子佳人,亭台楼阁,风花雪月⋯⋯
    当今中国可能真的太需要这种浪漫了,浪漫本身是一种自信。
   
    我的认识有太多肤浅,文章写的仓促,请大家指教。
  

2004-05-29 18:05:10  范坡坡 (北京东城)

  写得很是激烈呀——一些观点很极端了……大概我也不认同!
  不过里面的内容还是很值得一读的——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呀!
  

2004-05-29 20:07:11  房囚 (北京海淀)

  不算激烈啊,我觉得还好
  

2004-05-29 20:43:45  我以前叫桔生 (北京海淀)

  文章没看,是这种标题把我扔一边去的,不就一电影界嘛,较什么劲呢
  

2004-05-31 10:46:58  danbar

  只有好与不好,没有激烈不激烈。
  即使是大师也不是用来得奖的。
  昆丁并非没有人文关怀,只是他的关注点不一样。电影奖不是“最佳人文关怀奖”或者“最佳电影语言奖”,所以不要把标准唯一化,之所以每年换评委和主席,也是要体现多种标准。他有他的标准,这正是嘎那想要的,至于是否“公平”自然有多个人来平衡,一个人是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标准,这是你的水平,但是应该尊重别人的标准,这是修养。
  得奖不得奖其实是跟作者无关,是别人的判断。
  

2004-05-31 11:30:18  子夜紅 (Minan)

  呵呵~昆汀這次把嘎那晚會的背景音樂都換成"biangbiang!~寶貝手中槍~射中妾的頭~"了
  kill bill那部爛片,雖然音樂還是很好滴
  

2004-06-01 11:38:31  francois (上海徐汇)

  KILL BILL的确是真的很烂,不想去说它了,不过那部“韩国关于暴力的商业电影”我看了,觉得很有它独到的地方,对于人性的一些方面是刻画的不错的,它的获奖我支持!
  

2004-06-02 14:13:05  褶子

  这不是嘎纳第一次把金棕榈颁给纪录片,第一次是1956年路易马勒和Jacques-Yves Cousteau 一起合拍的《寂静的世界》(le monde du silence)文字
  

2004-06-02 19:57:37  danbar

  kill bill Vol 2 各位还没有看就不要轻易下结论。
  国外的影评人把kill bill Vol 2抬到了比天花板还高的位置。这个评价先留着,等着看。
  

2004-06-04 10:59:20  starby

  很欣赏楼主的个人观点。毕竟很少有人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将自己的观点准确的表述出来的!
  不过我想其实得不得奖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吧,因为那只是评委们的观点,而且我想即使如此,评委们之间的观点也肯定不是一致的,所以更准确的说,它只代表部分评委的观点!得不得奖仅会给我一个参考意见,它不会影响我对王家卫电影的喜爱!!
  

2004-06-09 00:20:39  篮球飞象 (原始森林)

  王氏—电影虽精,但不大气
  《红楼梦》虽巧,但不小气
  张艺谋电影虽好,但不洋气
  本人虽有满腔热情
  没钱也是白费力气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eginaldoVejprav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