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小乔纪录随笔:戚戚“大五生”
2004-09-08 15:54:57 来自:
萧狼
(北京)
经常被老同志批评,说我“不够成熟”;领导也常常提醒我“考虑问题应该更全面周到一点”;好朋友指责我“你一把年纪怎么还那么幼稚”;就连刚毕业的小屁孩儿都说我的处世态度有点“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前两天和朋友们说起此事,一个朋友说:“你这是典型的‘大五生’现象。”他所谓的“大五生”,是指一直感觉自己没有从学校毕业,一直没法认同自己已经走进社会而带来的个性张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
我倒是觉得,“大五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新概念,起码对此我是认同的。记得我拍《朱德》的时候,被所谓的“专家”审得死去活来,几乎崩溃的时候,晚上做的梦居然是曾让我脱了一层皮的英语六级考试!所以我常常在发呆的时候,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毕业了;早晨起来,质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广院7号楼410宿舍;遇到了难题,还直想找老师报告。
朱羽君教授是电视学院最为德高望重的教授之一,她也是我本科和研究生的摄影及纪录片的导师。朱老师带学生是以严格著称的,她从来不批评你,但她慈祥的目光总是让你感到有那样多深深的期待。和朱老师亦师亦父的关系,从我入学时起,一直维持到了今天。
1991年冬天,我和一堆朋友开始《远在北京的家》的采访。开机之前,我先找到了朱老师,当时我有点信心爆棚,相信自己一定能拍一个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朱老师听完我亢奋的演讲,微笑着,关切地叮嘱我还是“要把问题、困难想得充分一点”。半年之后,我们的二十多个拍摄对象陆续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和朋友们几乎绝望了。我又找到了朱老师。这次,她老人家给我的却都是鼓励和期望,她说,要有耐心,付出总会有回报的。节目完成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的秋天,我拿着刚刚粗编完成的节目,打车直奔朱老师的家。我和禹成明惴惴不安地等她看完片子,心悬到了嗓子眼。看完节目的朱老师,此时竟然热泪盈眶。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成功了。
我的第二部让我在业内有所反响的片子叫《龙脊》,第一次拍摄是广西越城岭腹地,历尽千辛万苦,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的,拍了三十多盒子磁带。我沾沾自喜地把拍摄的秀美风光带回北京自我欣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王纪言老师。在那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随口说出了我正在拍摄的节目,并希望他能够抽空帮我看看素材。此时王老师已经是广播学院的副院长,每天日理万机,说实话,我没有抱希望他能真正对我进行指导。没想到,他一口应承下来,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和我们共同看了拍摄素材,并提出了尖锐的意见:“你们的机位太高了,要放下,拍孩子要和他们的视线是一致的。”当时我一方面觉得他说得在理,另外一方面,也为自己已拍摄到的素材没有得到足够的赞扬而不服气。后来事实证明,王老师说的是对的。在进入后期编辑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的拍摄内容,几乎没用多少。我们在心里也一直感激王老师的教诲。
在广播学院,我生活了七年的时间,但我关于影视语言的知识并不全部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当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仍然像一个没有割断脐带的婴儿,一直从母体中汲取着营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的确是标准的“大五生”。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曾经和刘春老师谈得投机,相约“再蹦跶几年回学校教书得了”。现在这厮已经在境外媒体CEO的干活,竟然还没绝了回学校的念想儿!在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和刘老师一样患有“大五综合症”的朋友,他们都是所谓的性情中人,带着毫无戒备的单纯在复杂的社会中磕磕绊绊地前行,他们永远学不会事故圆滑,永远那么爱憎分明。好在,“大五生” 永远有着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来永远充满着渴望。
这两年,和老师们的接触非常少。惟一的原因,是我不拍片子很久了,害怕见到老师没有什么成绩可以拿出来说,也惭愧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我想用不了多久,我还会拿起摄像机,用我的全部身心再为我的老师们交上一篇“大五生”的作业。
今年是广院50年校庆,我也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也许再过二十年,也许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在广院电视学院的影像资料室里,你能见到一个黑黑的,带着老花镜的管理员。也许那天,才是我这个“大五生”毕业的时候。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前两天和朋友们说起此事,一个朋友说:“你这是典型的‘大五生’现象。”他所谓的“大五生”,是指一直感觉自己没有从学校毕业,一直没法认同自己已经走进社会而带来的个性张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
我倒是觉得,“大五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新概念,起码对此我是认同的。记得我拍《朱德》的时候,被所谓的“专家”审得死去活来,几乎崩溃的时候,晚上做的梦居然是曾让我脱了一层皮的英语六级考试!所以我常常在发呆的时候,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毕业了;早晨起来,质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广院7号楼410宿舍;遇到了难题,还直想找老师报告。
朱羽君教授是电视学院最为德高望重的教授之一,她也是我本科和研究生的摄影及纪录片的导师。朱老师带学生是以严格著称的,她从来不批评你,但她慈祥的目光总是让你感到有那样多深深的期待。和朱老师亦师亦父的关系,从我入学时起,一直维持到了今天。
1991年冬天,我和一堆朋友开始《远在北京的家》的采访。开机之前,我先找到了朱老师,当时我有点信心爆棚,相信自己一定能拍一个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朱老师听完我亢奋的演讲,微笑着,关切地叮嘱我还是“要把问题、困难想得充分一点”。半年之后,我们的二十多个拍摄对象陆续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和朋友们几乎绝望了。我又找到了朱老师。这次,她老人家给我的却都是鼓励和期望,她说,要有耐心,付出总会有回报的。节目完成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的秋天,我拿着刚刚粗编完成的节目,打车直奔朱老师的家。我和禹成明惴惴不安地等她看完片子,心悬到了嗓子眼。看完节目的朱老师,此时竟然热泪盈眶。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成功了。
我的第二部让我在业内有所反响的片子叫《龙脊》,第一次拍摄是广西越城岭腹地,历尽千辛万苦,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的,拍了三十多盒子磁带。我沾沾自喜地把拍摄的秀美风光带回北京自我欣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王纪言老师。在那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随口说出了我正在拍摄的节目,并希望他能够抽空帮我看看素材。此时王老师已经是广播学院的副院长,每天日理万机,说实话,我没有抱希望他能真正对我进行指导。没想到,他一口应承下来,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和我们共同看了拍摄素材,并提出了尖锐的意见:“你们的机位太高了,要放下,拍孩子要和他们的视线是一致的。”当时我一方面觉得他说得在理,另外一方面,也为自己已拍摄到的素材没有得到足够的赞扬而不服气。后来事实证明,王老师说的是对的。在进入后期编辑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的拍摄内容,几乎没用多少。我们在心里也一直感激王老师的教诲。
在广播学院,我生活了七年的时间,但我关于影视语言的知识并不全部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当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仍然像一个没有割断脐带的婴儿,一直从母体中汲取着营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的确是标准的“大五生”。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曾经和刘春老师谈得投机,相约“再蹦跶几年回学校教书得了”。现在这厮已经在境外媒体CEO的干活,竟然还没绝了回学校的念想儿!在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和刘老师一样患有“大五综合症”的朋友,他们都是所谓的性情中人,带着毫无戒备的单纯在复杂的社会中磕磕绊绊地前行,他们永远学不会事故圆滑,永远那么爱憎分明。好在,“大五生” 永远有着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来永远充满着渴望。
这两年,和老师们的接触非常少。惟一的原因,是我不拍片子很久了,害怕见到老师没有什么成绩可以拿出来说,也惭愧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我想用不了多久,我还会拿起摄像机,用我的全部身心再为我的老师们交上一篇“大五生”的作业。
今年是广院50年校庆,我也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也许再过二十年,也许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在广院电视学院的影像资料室里,你能见到一个黑黑的,带着老花镜的管理员。也许那天,才是我这个“大五生”毕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