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数字特技和纪录片有冲突吗?

2004-07-01 09:52:47   来自: 萧狼 (北京)
  数字特技总与“虚拟”联系在一起,而纪录片总与“真实”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时代到来了,数字特技与纪录片有冲突吗,纪录片能不能引入数字特技? :em24: :em24: :em24:
  

2004-07-01 21:23:11  房囚 (北京海淀)

  个人觉得一个是技术的范畴,一个是内容的范畴,完全两码事,而且本身就没有一部完全真实的纪录片.伊文思的<风的故事>就有很多魔幻的东西,虽然跟数字特技没关系
  

2004-07-02 12:50:30  萧狼 (北京)

  技术的影响力往往能渗透到内容甚至观念、创作方式和生存方式中,也许数字技术会让纪录片离真实越来越远。《风的故事》是不是纪录片是一个争议。
  没有一部完全真实的纪录片,同意,呵呵。
  

2004-07-02 14:23:30  房囚 (北京海淀)

  个人觉得还是你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术作为形式中的一种,还不足以占内容的主导.虽然我是个形式主义者.
  <风的故事>为什么不能算纪录片,它的记录思维和姿态是在那摆着的,我觉得是我们把纪录片的外延人为地缩小了,纪录片也允许前卫,先锋,革命.只是在中国,这样的类型很少而已
  

2004-07-02 19:46:54  萧狼 (北京)

  同意“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比如科学探索类纪录片就需要数字特技,而如《在一起的时光》这样的片子当然不需要。
  《风的故事》是什么片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杰作。
  

2004-07-02 21:55:48  云南闫琳 (云南昆明)

  我记得这是我第一次在网络上讨论关于纪录片的问题时提出的!后来真正地做了几个片子以后才知道没有必要把精力关注在这些方面!
  

2004-07-04 11:48:25  房囚 (北京海淀)

  我恰恰是个实验主义者,我觉得如果我做片子,我一定会在这方面多下工夫。纪录片特别是中国的,都是一个模子,让人厌烦
  

2004-07-04 13:58:51  安德顿 (辽宁)

  动物世界这种不是纪录片吗?
  还有以前看过央视10的反应史前生物的片子,都是数字技术,和真的一样!片子上有联合国教科文的字样。
  

2004-07-04 15:25:00  拖把 (广东广州)

  特技难做吗?
  成本很高吧?
  

2004-07-05 20:19:49  萧狼 (北京)

  现在数字特技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科学探索类”纪录片中。一个是因为这种纪录片确实需要数字特技的虚拟,否则你怎么去拍史前的恐龙,怎么拍宇宙的运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字特技的高成本,只有科学探索类纪录片的运作模式能支撑得起。
  

2004-07-05 20:26:59  萧狼 (北京)

  关于这一点,引用一下自己:
  今天,在故事电影中谈论数字特技是无可厚非而理所当然了。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数字特技好像跟纪录片就扯不上太大关系了。确实,虽然今天的数字技术正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但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它还真只是个陌生客。这其中自有原因。
  一,数字特技的独门绝活是创造影像奇观,但纪录片族人为人内敛温和,基本上不去刻意营造这种视觉效果,而且一般题材的纪录片也没有创造视觉奇观的空间。或者说,纪录片更重要的是价值不在于这种视觉震撼,而来自于它的真实和深刻。
  二,与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关。数字特技无论如何摆脱不了假定的成分,这似乎与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背道而驰。这是焦点所在,下文具体分析。
  三,与数字技术结伴而行的是高成本,步履维艰的纪录片消受不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还在给故事片领跑的纪录片如今已近乎沦为那坚持穿长衫的孔乙己,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却还是坚守文人的高贵。票房赢利不用说,就是成本回收都是个问题的纪录片,又如何有勇气去向数字技术求婚呢。
  当然,纪录片家族中也有真正财大气粗的贵族,那就是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Discovery)为代表的科学探索类纪录片。从题材上纪录片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被摄体,一以自然科学探索为摄制旨趣。目前数字特技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主要地体现在自然科学探索类纪录片上。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题材的特殊性使科学探索类纪录片有营造视觉奇观的空间。宇宙的秘密,天体的运行,地层的结构,史前的生物,人类的进化,历史的分期,化学的反应,遗传的原理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是这些题材的抽象性,给数字特技留下充分的展现空间。
  第二,也正是题材的这一抽象性逼着纪录片创作者们不得不求助于数字特技。面对着这些遥远的字眼,即使扛起摄影机,创作者们也不知道要将镜头指向哪里。数字特技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科学探索中有太多的艰涩深奥的科学原理无法忽略,这些在数字技术创造出的形象直观的虚拟影像中也不成问题。如《宇宙与人》中为解释木头燃烧的本质,用数字特技虚拟了一段三维动画,展现原子间互换位置的过程;原子一边互换着位置,一边重新联结;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可以轻易地理解,原子核的质量在燃烧前后没有变化,燃烧中仅仅是释放出一些化学能。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科学探索类纪录片不愁吃穿。其中有两种赢利方式,中国式和美国式。中国的科学探索类纪录片基本上都由官方的影视机构拍摄的,政府投资,强制发行。而美国以“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为主力的科学探索类纪录片在经营上就是一门学问了。
  首先他们追求的是全球化市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纪录片在收视上难以保证,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决计无法维持。而如果将目标市场瞄向全球就大不一样了,仅只在各国出售播出权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次在主题上他们进行“普世化”操作。这是由它的全球化市场决定的——要做地球人都喜欢看的纪录片。于是他们选择了科学探索类为主力。去探索隐藏在宇宙和大自然背后的秘密是人类的天性,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永远也克服不了的好奇心。这一主题本身就是“普世化”的。而在具体的创作中,他们更是极力避开一些本土化地域化的因素。纪录片学者吕新雨女士是这样描述的,他们是“在一种固定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框架中运行,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爱情意识形态相类似,在这里宣扬的是作为普世价值的‘科学’与‘探险’,而对‘科学’、‘探险’与特定社会脉络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不加反省的”。
  再次,在经营上他们实现了全球化运作,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如“探索频道”的一些纪录片可以在非洲进行前期拍摄,在澳洲进行后期制作,在日本进行形象包装,然后行销全球。他们的进军中国就是一个例子。
  而在背后支撑了他们的正是数字特技的无限魅力。不能想象没有数字特技,“探索频道”的纪录片将拿什么来引领观众去探索和发现。
  

2004-07-06 13:25:47  房囚 (北京海淀)

  记录,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形式
  

2004-07-06 16:54:02  萧狼 (北京)

  以前总觉得佛在我心就可以,后来明白为什么真正虔诚的佛教徒从来不敢轻视那些近乎残酷的仪式。佛在我心也是一种态度,那些仪式则是形式。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