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华氏911>登上全美票房冠军
2004-06-28 15:30:56 来自:
猪头猪智慧
夜光新闻: 2004-6-27】由美国好莱坞反战导演迈克尔·摩尔拍摄的引起巨大争议的影片《华氏9·11》克服重重阻力6月25日终于在美国国内上了院线。虽然是小规模院线,而且放映时影院外还站着号召观众抵制该片的右翼组织成员,但这部摘取本年度戛纳“金棕榈”奖的影片还是在上映的第一个周末就以840万美元的成绩拿下了全美票房冠军。
根据美国电影票房统计机构26日公布的数字,在25日星期五,也就是《华氏9·11》上映第一天,这部影片就获得了84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击败了科恩兄弟的新片《白鸡》。
以此估算,周末3天,总票房收入应该超过2500万美元。因此,《华氏9·11》有望打破纪录,成为美国最卖座的纪录片。而以前的纪录也由迈克尔·摩尔保持。他拍摄的《哥伦拜恩的保龄》去年赢得奥斯卡奖,让他有机会在领奖台上公开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批评布什是一位通过“不真实选举”上台的“不真实总统”。
《华氏9·11》的发行商之一———IFC电影公司的董事长乔纳森·泽尔承认,来自右翼势力的反对其实是《华氏9·11》卖座的票房补药———一片赞誉声和来自右翼的强烈反对反而让那些自由派观众一定要买票进场看个究竟。泽尔说:“每当有一群人站出来说‘嘿,别去看那电影,它对你不好’的时候,他们的话总能在票房上给那片子帮忙。”
其实,不仅是电影内容因其争议性而引人注目,《华氏9·11》发行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也为该片造足了势。
《华氏9·11》本来预定由迪斯尼公司旗下的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发行。然而,5月初米拉麦克斯接到迪斯尼公司通知,禁止发行这部纪录片。
在摩尔看来,迪斯尼公司给《华氏9·11》下禁令就是因为触动了“政治”这根弦。他在网站上发表声明说,由于影片多处抨击布什,迪斯尼公司显然担心,发行这样一部影片将影响该公司在佛罗里达州享受的税收优惠,因为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现任佛罗里达州州长。
除此以外,负责好莱坞电影评级的美电影协会上诉委员还坚持认为,这部纪录片包含暴力内容和“令人不快的画面和语言”,不适于青少年观看,并于6月22日将该片定为“R”级。这意味着17岁以下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才能观看这部影片。
最后,米拉麦克斯的老板下决心自掏腰包买断《华氏9·11》,和龙门影业与IFC电影公司一起发行该片。这样,这部优秀的纪录片才得以与美国观众见面,也才有了周末的票房奇迹。
《华氏9·11》之所以同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赞誉和诋毁,全在于该片揭露了布什家族与本·拉丹家族之间不同寻常的政治和金融关系。片中称,在那次恐怖袭击前,恐怖大亨本·拉丹的不少亲信已经潜入美国,而布什明明知道这些情况,却故意放过这些“基地”分子;在“9·11”事件之后,布什甚至亲自签署命令,允许拉丹家族在美国的24名成员乘坐一架沙特私人飞机逃离美国。摩尔揭露,小布什的父亲与拉丹的父亲是生意伙伴。
对于该片所披露内幕的真实性和推理的合理性,外界一直存有争议。26日,前白宫反恐顾问、对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持批评态度的理查德·克拉克在美国图书馆联合会年会上也提到了这部刚上映的影片。
克拉克指出,关于“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允许沙特公民和本·拉丹亲属离开美国一事,他个人认为,沙特政府撤侨的做法是“合理”的,可以避免沙特公民受到类似二战时在美日裔居民的不公正待遇。同时,就他所知,在准许沙特侨民离境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这些人都进行过甄别,确认其中没有危险人物,也没人知道本·拉丹的下落。
克拉克说,导演把这件事作为影片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一个错误。不过,对摩尔的其它很多观点,克拉克都表示赞同。
此外,《华氏9·11》还指责布什政府通过散布恐怖情绪和假情报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并蓄意挑起了伊拉克战争。美国《新闻周刊》评价说,迈克尔·摩尔的这部影片非常有趣,它将各个单独的事件以别具匠心的方式串在一起———绝大多数的大众传媒都不敢采取这样的方式———明确指出“谁从伊拉克战争中获益了”、“谁在伊拉克作战”这样的问题。
在影片中,摩尔跟随两名海军征兵官员来到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最贫穷的一个地区。这里是摩尔的故乡,失业率达到10%,如果算上所有失业一年以上的人数,失业率则接近50%。影片显示这两名征兵官员为了劝说人们入伍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磨破了嘴皮子。摩尔在影片另一处指出在美国国会成员中只有一个人的儿子在伊拉克服役。在接下来的一个场景里,摩尔还亲自跑到国会山去劝说那里的议员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伊拉克前线,不过没人买他的账。
摩尔在电影里访问了一位居住在弗林特市的母亲,她的儿子死在伊拉克一次直升机坠毁事件中。这位母亲说她爱自己的国家,她每天早上都抗着国旗出门,来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并且她向来小心翼翼绝不让国旗旗帜碰到地上。在她儿子寄回家的最后一封信里,他说自己队伍里的每一名士兵都在为他们迟迟不能回国感到奇怪。他还在信里说这些士兵都希望能通过大选的形式,把“那个傻瓜”赶出白宫。这位母亲在影片结尾处说,如果布什是“战争的总统”,那么“我就是战争之母”。
一名在影片中露面的陆军下士也出现在电影首映式上。他在影片中表示,他宁愿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愿意再回伊拉克作战。在影片中身着军装作出上述声明可能会让这名下士惹上官司,不过他说:“为了这身军装我到地狱去走过了一趟。我愿意为了我的国家作战、杀戮,我也已经为了我的国家杀过人了,但是下一次最好给我更好的理由(让我杀人)。”
摩尔的电影中还包括一些前线士兵的对话。一位士兵说他们冲锋时用耳机里的摇滚音乐为自己鼓劲。另一位面孔稚嫩的年轻士兵说:“这比电子游戏暴力多了,这比你所能想象的要可怕得多。”还有一名士兵说,当他看着“被炸掉鼻子的小女孩们、抱着自己妻子尸体的丈夫们”,他会想“天啊,我们在干什么?”
摩尔意在赶布什下台
《华氏9·11》25日在全美超过900家电影院同时上映,这个数字是摩尔上一部纪录片《哥伦拜恩的保龄》放映影院数量的9倍。《华氏9·11》打破了此前《不可能的任务》以及《黑衣人》等好莱坞影片保持的纽约首日票房纪录。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麦克·奥利弗说,考虑到与此同时克林顿的回忆录破纪录的热卖局面,“共和党人肯定被气疯了!”
25日,在纽约举行的《华氏9·11》首映式上,有一位记者说他注意到参加首映式的人绝大多数是民主党拥护者(一位电影发行人还曾经开玩笑地说观众中如果有共和党人,那么肯定都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派来的便衣特工),既然他们本来就不是布什的支持者,希望这些观众通过观看《华氏9·11》来接受摩尔的观点好比是在对着唱诗班传道,“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摩尔称自己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布什赶下台,为此他选择了以电影胶片的形式记录事实。摩尔说,即使他是在“对着唱诗班传道”,但是这个“唱诗班”中绝大多数成员是沉默的,当局采取各种手段阻止美国反战人士将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总统大选里,而他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摩尔希望《华氏9·11》能够吸引选民中那些年纪较轻的以及对两党保持中立的部分,这些选民意义非凡,他们极有可能让布什在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失利。
Muzi.com News
http://latelinenew
猪头点评:这就是美国言论自由的象征.即使布什火冒三丈,他也没有权利转动国家机器封杀这部纪录片在美国上映.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06-29 01:23:50
叫叫蝴蝶
(久远的墓地)
我也想看
可惜只看到了宣传片
2004-06-29 04:25:41
di7dai
(北京)
呵呵。我正在下!1G多啊/下了刻VCD送你啊!(卖你?)
2004-06-29 13:00:04
叫叫蝴蝶
(久远的墓地)
哪里有下的?
我用bt的说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根据美国电影票房统计机构26日公布的数字,在25日星期五,也就是《华氏9·11》上映第一天,这部影片就获得了84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击败了科恩兄弟的新片《白鸡》。
以此估算,周末3天,总票房收入应该超过2500万美元。因此,《华氏9·11》有望打破纪录,成为美国最卖座的纪录片。而以前的纪录也由迈克尔·摩尔保持。他拍摄的《哥伦拜恩的保龄》去年赢得奥斯卡奖,让他有机会在领奖台上公开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批评布什是一位通过“不真实选举”上台的“不真实总统”。
《华氏9·11》的发行商之一———IFC电影公司的董事长乔纳森·泽尔承认,来自右翼势力的反对其实是《华氏9·11》卖座的票房补药———一片赞誉声和来自右翼的强烈反对反而让那些自由派观众一定要买票进场看个究竟。泽尔说:“每当有一群人站出来说‘嘿,别去看那电影,它对你不好’的时候,他们的话总能在票房上给那片子帮忙。”
其实,不仅是电影内容因其争议性而引人注目,《华氏9·11》发行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也为该片造足了势。
《华氏9·11》本来预定由迪斯尼公司旗下的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发行。然而,5月初米拉麦克斯接到迪斯尼公司通知,禁止发行这部纪录片。
在摩尔看来,迪斯尼公司给《华氏9·11》下禁令就是因为触动了“政治”这根弦。他在网站上发表声明说,由于影片多处抨击布什,迪斯尼公司显然担心,发行这样一部影片将影响该公司在佛罗里达州享受的税收优惠,因为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现任佛罗里达州州长。
除此以外,负责好莱坞电影评级的美电影协会上诉委员还坚持认为,这部纪录片包含暴力内容和“令人不快的画面和语言”,不适于青少年观看,并于6月22日将该片定为“R”级。这意味着17岁以下青少年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才能观看这部影片。
最后,米拉麦克斯的老板下决心自掏腰包买断《华氏9·11》,和龙门影业与IFC电影公司一起发行该片。这样,这部优秀的纪录片才得以与美国观众见面,也才有了周末的票房奇迹。
《华氏9·11》之所以同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赞誉和诋毁,全在于该片揭露了布什家族与本·拉丹家族之间不同寻常的政治和金融关系。片中称,在那次恐怖袭击前,恐怖大亨本·拉丹的不少亲信已经潜入美国,而布什明明知道这些情况,却故意放过这些“基地”分子;在“9·11”事件之后,布什甚至亲自签署命令,允许拉丹家族在美国的24名成员乘坐一架沙特私人飞机逃离美国。摩尔揭露,小布什的父亲与拉丹的父亲是生意伙伴。
对于该片所披露内幕的真实性和推理的合理性,外界一直存有争议。26日,前白宫反恐顾问、对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持批评态度的理查德·克拉克在美国图书馆联合会年会上也提到了这部刚上映的影片。
克拉克指出,关于“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允许沙特公民和本·拉丹亲属离开美国一事,他个人认为,沙特政府撤侨的做法是“合理”的,可以避免沙特公民受到类似二战时在美日裔居民的不公正待遇。同时,就他所知,在准许沙特侨民离境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这些人都进行过甄别,确认其中没有危险人物,也没人知道本·拉丹的下落。
克拉克说,导演把这件事作为影片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一个错误。不过,对摩尔的其它很多观点,克拉克都表示赞同。
此外,《华氏9·11》还指责布什政府通过散布恐怖情绪和假情报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并蓄意挑起了伊拉克战争。美国《新闻周刊》评价说,迈克尔·摩尔的这部影片非常有趣,它将各个单独的事件以别具匠心的方式串在一起———绝大多数的大众传媒都不敢采取这样的方式———明确指出“谁从伊拉克战争中获益了”、“谁在伊拉克作战”这样的问题。
在影片中,摩尔跟随两名海军征兵官员来到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最贫穷的一个地区。这里是摩尔的故乡,失业率达到10%,如果算上所有失业一年以上的人数,失业率则接近50%。影片显示这两名征兵官员为了劝说人们入伍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磨破了嘴皮子。摩尔在影片另一处指出在美国国会成员中只有一个人的儿子在伊拉克服役。在接下来的一个场景里,摩尔还亲自跑到国会山去劝说那里的议员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伊拉克前线,不过没人买他的账。
摩尔在电影里访问了一位居住在弗林特市的母亲,她的儿子死在伊拉克一次直升机坠毁事件中。这位母亲说她爱自己的国家,她每天早上都抗着国旗出门,来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并且她向来小心翼翼绝不让国旗旗帜碰到地上。在她儿子寄回家的最后一封信里,他说自己队伍里的每一名士兵都在为他们迟迟不能回国感到奇怪。他还在信里说这些士兵都希望能通过大选的形式,把“那个傻瓜”赶出白宫。这位母亲在影片结尾处说,如果布什是“战争的总统”,那么“我就是战争之母”。
一名在影片中露面的陆军下士也出现在电影首映式上。他在影片中表示,他宁愿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愿意再回伊拉克作战。在影片中身着军装作出上述声明可能会让这名下士惹上官司,不过他说:“为了这身军装我到地狱去走过了一趟。我愿意为了我的国家作战、杀戮,我也已经为了我的国家杀过人了,但是下一次最好给我更好的理由(让我杀人)。”
摩尔的电影中还包括一些前线士兵的对话。一位士兵说他们冲锋时用耳机里的摇滚音乐为自己鼓劲。另一位面孔稚嫩的年轻士兵说:“这比电子游戏暴力多了,这比你所能想象的要可怕得多。”还有一名士兵说,当他看着“被炸掉鼻子的小女孩们、抱着自己妻子尸体的丈夫们”,他会想“天啊,我们在干什么?”
摩尔意在赶布什下台
《华氏9·11》25日在全美超过900家电影院同时上映,这个数字是摩尔上一部纪录片《哥伦拜恩的保龄》放映影院数量的9倍。《华氏9·11》打破了此前《不可能的任务》以及《黑衣人》等好莱坞影片保持的纽约首日票房纪录。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麦克·奥利弗说,考虑到与此同时克林顿的回忆录破纪录的热卖局面,“共和党人肯定被气疯了!”
25日,在纽约举行的《华氏9·11》首映式上,有一位记者说他注意到参加首映式的人绝大多数是民主党拥护者(一位电影发行人还曾经开玩笑地说观众中如果有共和党人,那么肯定都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派来的便衣特工),既然他们本来就不是布什的支持者,希望这些观众通过观看《华氏9·11》来接受摩尔的观点好比是在对着唱诗班传道,“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摩尔称自己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布什赶下台,为此他选择了以电影胶片的形式记录事实。摩尔说,即使他是在“对着唱诗班传道”,但是这个“唱诗班”中绝大多数成员是沉默的,当局采取各种手段阻止美国反战人士将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总统大选里,而他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摩尔希望《华氏9·11》能够吸引选民中那些年纪较轻的以及对两党保持中立的部分,这些选民意义非凡,他们极有可能让布什在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失利。
Muzi.com News http://latelinenew
猪头点评:这就是美国言论自由的象征.即使布什火冒三丈,他也没有权利转动国家机器封杀这部纪录片在美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