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拍摄《中国姑娘》以来,特别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_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声称他信奉苏联早期“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要用影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同时,“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戈达尔和它的小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以及《一切顺利》。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 1923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 about Lenin 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 1931
吉加·维尔托夫 ,1896年1月12日生于比亚利斯托克,1954年2月12日卒于莫斯科,原名为考夫曼。父亲为图书馆馆员,维尔托夫最初是未来派的作曲家,以后在1918-1919年间当编辑,开始拍摄苏维埃新闻片。1921年后,他组织"电影眼睛派",从1922年6月到11月主编了电影杂志片《电影真理报》(共发行十二期)。
这位纪录片大家其实出生在沙俄帝国统治下的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青年时期迁居圣彼得堡攻读精神病理专业,但他很快就在先锋派思潮中找了精神寄托,其间结识了年轻的未来派诗人妈雅可夫斯基和俄国形式主义评论的创立者沙科罗夫斯基。于是开始迷恋于写诗作文,他还给自己起了未来派的笔名“迪兹卡维尔托夫”,意思是“前旋球”或“旋转的吉普赛人”。
在从事电影事业以前,维尔托夫在1916年曾创立“听觉实验室”,把留声机录下来的声响加以剪辑,创作出一种无乐谱的“具体音乐”。
1922年他发表"电影眼睛派"宣言。
1925年摄制:《列宁逝世一年》。1926年:《前进,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8年:《第十一年》。1929年:《带摄影机的人》。1931年:《顿巴斯交响曲》。1934年:《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7年:《摇篮曲》。1938年:(与别里奥克合作)《谢尔盖·奥尔忠尼启则》。1941年:《在第一线》。
这是一位在1929年就胆敢判处世界电影死刑的创世纪天才。他惊人的先锋电影理论是几十年之后著名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世界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天才的命运总是不幸的,38岁的维尔托夫就被剥夺了创作的自由。然而,天才从来都是时间的杀手。在《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热情》、《列宁的三支歌》中,他天才的电影才华今天仍令人眩晕和惊叹!
纪录片作为视觉化音乐
维尔托夫老早就希望影片有声。他根据他的“电影眼睛”的理论摄制的抒情的纪录片,已变成了一种视觉化的音乐。在这种影片中,他经常加上一种交响乐式的解说词,或一种嘈杂声与音响的蒙太奇。这种画面和语言分开的作法,直到今天,在纪录片中还几乎是一般的规则。
维尔托夫在拍了那部为卓别林非常欣赏的《顿巴斯交响乐》(1931年)以后,又拍了一部杰出的作品——《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年)。为了摄制这部影片,他搜集了所有关于纪录这位已经逝世的伟大政治家的影片和唱片,在第二支歌曲里用杰出的蒙太奇手法把它们剪辑在一起。第三支歌曲描写社会主义的建设,充满优美的抒情情调。第一部分以中亚细亚一支民歌为内容,是最成功的一个插曲。它通过非常鲜明的形象和节奏感,描写原来殖民地的人民获得了解放,而且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所规定的整部影片的主题,即“从过去到将来、从奴隶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过程”。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维尔托夫能把他从1922年来倡导的“电影眼睛”和“无线电耳朵”结合起来,形成音画对位的蒙太奇。他虽拒绝表现个人英雄,在各种主题上却能把群众转化为个性化的英雄。但在《摇篮曲》一片(1937年摄制)以后,他的理论受到猛烈的攻击,以致到他故世之前只拍了几部作为任务的影片。
摄影机与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众所周知,镜头是对生活现实的记录。那么,首先被记录的一定是正常状态下的生活。所谓完整的、规则的、具有明确意义的生活瞬间,会被毫不犹豫地选为画面。相反,非常的、偶发的、不完整的、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内容,则被理所当然地弃之一旁。
可是,当维尔托夫登上大桥的顶端,爬上烟筒、塔和屋顶,躺在地面上仰视火车、其他车辆和行人(这些均为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一片中的内容),把被一般人视为没有什么捕捉价值的睡眠、醒来、上班、游乐等生活琐事记录下来时,尽管人们感到滑稽、陌生,甚至有几分迷惑不解。然而,人们却突然意识到,以前丢弃的不予理会的生活瞬间,下意识的活动,反而需要十分珍惜;以前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生活片断,反而值得一看。这种感觉使画面在创作者的心中又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打个比方的话,画面也像的喝水一样,没有杂质的蒸溜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没有不完善、不规整,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从"电影眼睛"到纪录片
1918年,维尔托夫成为苏维埃最早的新闻记录片剪辑师和编辑,以记录片《电影新闻周报》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11920年起,这位理论家就开始宣传“电影眼睛”的优越性。他把场面调度,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等成为资产阶级的产物。和梅里爱的拍摄方式正好完全相反。所以他的一生只是在拍摄记录片而没有拍过一部故事片。
他开始说人眼相对与摄影机的不足:“人的眼睛视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通过显微镜来探究遥远而未知的世界。电影摄影机就是发明来透视深层可见世界和探讨记录视觉形象的”。但是不幸的是他忽略了人眼许多摄影机所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比如对与景深问题。人眼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调整焦距的位置,而同时注意许多的事物,而摄影机则要调焦。而摄影机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影象,一般都是经过导演或剪辑师精心剪辑的作品,许多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的东西都会强加给观众。所以维尔托夫的“摄影机眼睛”理论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
带摄影机的人
但是这不能抹杀《带摄影机的人》在世界电影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带摄影机的人》完成于1928年。但是它的制作实际上却开始于1922年。这是一部以制作电影为主题的电影,维尔托夫将电影本身描述成为现代社会一个固有的组成部分,一位观察和理解生活的绝妙帮手。在影片中,一只眼睛叠印在摄影机镜头上的镜头成为该片著名的招牌性标志。
在这部电影里,维尔托夫将摄影机镜头及其运用和人眼及其运用进行对比,宣称(我觉得就是他自己宣称而已)摄影机是人眼的延伸。他演示了剪辑的过程(在剪辑师考虑下一个镜头怎么接的时候,电影“停住了”),在当时那种简陋的条件下如何进行跟拍(摄影师要站在高速运动的敞蓬汽车上操纵三脚架,这来起来倒是非常的有意思),在没有生降机的情况下,摄影师作在一个破铁箱子里被吊车钓起进行拍摄。还演示了静止的画面和运动的画面的关系,等等。如果说维尔托夫通过暴露拍摄镜头的窍门从影片中突出了“魔术性”的话,他还称赞了另一种形式的魔术,即现代机器生命全部工作过程中都是服务于人类的魔术。
正如社会中的其他人一样,带摄影机的人也有工作要做:他的特殊工作就是记录和展现和记录他人的工作。像社会其他人一样,带摄影机的人也喜欢游戏,《带摄影机的人》最后一部分就允许调皮的摄影机用慢动作,加快速度,分割画面,定格,叠印和逐格动画等电影杂耍把人们搞的晕头转向,在为电影观众带来快感的同时剥去了电影的神秘面纱。这部精彩的记录片将电影和生活(在维尔托夫的主观上情绪上)密不可分的呈现在一起,造成影片先锋形式和激进意识形态之间的和谐共振。
正像维尔托夫在片头字母所说的那样:“这部实验性作品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完全区别于戏剧和文学语言,真正纯粹的国际性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维尔托夫的“摄影机眼睛”
维尔托夫对戈达尔的影响
自1967年拍摄《中国姑娘》以来,特别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_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声称他信奉苏联早期“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要用影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同时,“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戈达尔和它的小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以及《一切顺利》。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 1923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 about Lenin 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