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英未未《盒子》

2003-03-25 09:50:31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盒子》
  导演、摄像、剪辑:英未来
  片长:88分钟
  摄像设备:松下DS99
  剪辑设备:BETACAM编辑机、DPS非编
  完成年份:2001年8月
  作者简介:英未未,1970年出生于沈阳。7岁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1988年就读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期间发表散文、诗歌、戏剧作品。1992至于1999年,在报纸、杂志做专栏作者、编辑、专刊主编。1999年开始做电视编导。《盒子》是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纪录片。
  

2003-04-13 16:19:19  dv小子

  很喜欢!
  不知能否与作者联系上~~~~~~~~
  

2003-04-14 00:45:47  Neveronline (戰國)

  这部影片因为涉及一些隐私问题可能不便于公开。
  

2003-05-09 09:17:54  dv小子

  奖都获了,本国人就~~~~普遍现象!
  

2003-05-09 09:20:50  dv小子

  专自:纪实.中国 http://www.chinadocu.com/
  纪录片:鲁冰花
  辛泽工作室
  [分享]
    电视纪录片: 鲁冰花 【童声*字幕】 今天是母亲节 育婴堂里的阿姨 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 【解说*字幕】 同样是生命, 但她们却遭到了遗弃, 在条件并不优越的育婴堂里, 她们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片名】《鲁冰花》 【字幕】安海育婴院 【解说】这就是安海育婴院,一个上百名弃婴的家。据说已经有158年的历史了。解放前是由华侨捐办的一个慈善堂,如今是民政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也是泉州市惟一一家专门收容弃婴的慈善机构。 【同期声】 “院里大部分是女婴,男婴占少数;男婴多数有残疾,女婴健全的有40几个。” 【解说】“路边花”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鲁冰花。提起《鲁冰花》,很多人会想起那部台湾影片里那个爱画画的男孩,还有那句歌词“夜夜想起***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那个小男孩起码还可以有妈妈可以想念,安海育婴堂的孩子却都不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这些孩子决大多数是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女孩。或许是习惯了陌生的打量和问话,她们都不认生,连周岁以下的婴儿,谁逗她,她都会给人一个灿烂的笑容。 【同期声】 “这个是什么时候来的。” “元月14号” “是今年元月14号来的,元月9号出生。” “这是婴儿号。” 【解说】每个进育婴院的孩子,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上面是发现的时间、地点和孩子的编号等等。学龄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上户口和区名字,每个孩子都只有一个编号,由生日和被发现的日期组成。 【同期声】 “这个小孩是健全的吧?” “是的” “你怎么知道她多大了?” “生父母在把孩子扔掉的时候在孩子身上写一个日期;有的也没有写,那我们就大约推算小孩的出生时间。” “这个是从哪里送来的?” “记不太清了。” “孩子太多个了。” 【解说】汪院长说,弃婴是从97年开始多起来的,96年底,育婴院还只有17名孩子,到了97年人数突然剧增。只有8名正式工作人员的育婴院,才又请了20名临时工。 【解说】尽管如此,要照看上百名婴儿仍显得吃力,各种人员分成三班倒,早班人员每天凌晨四点就得起床开始调米粉和奶粉。工作人员每次喂食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按规定,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婴儿们吃四餐,有时候工作人员忙不过来,怕孩子饿着,就用奶瓶调好牛奶,让孩子含着奶瓶自己玩,小家伙饿了就自己吃。 【同期声】 “小孩子自己抱着奶瓶喝,这样你们可以去忙自己的事,饿了她们自己会吸。” 【同期声】 “保育的是三班倒,洗衣服的两班轮。一班从天亮6点半洗到中午12点半,另一班从下午一点洗到晚上7点。” “单单洗衣服就有两个班。” “下雨的时候怎么办?” “下雨时尿布不会干,这时要用一次性的纸尿布。” “有些小孩送来的时候已经没法治疗了,所以被扔掉;还有的是因为发现较晚才死的。经常有些小孩子送来时连衣服都没有穿,还有的连肚脐眼也没有剪好。” “这些小孩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是很危险的。” …… 【同期声】 “我们希望那些孩子的父母,既然你们要把孩子生出来,那就要养她们,虽说有的孩子有些残疾,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啊!怎么忍心就这样扔掉呢?” 找 妈 妈 【同期声】 “这个是昨天才来的。” “怎么一直打瞌睡?” “可能是刚来还不太适应。” “她小的时候被人抱养,现在又被退回来了。” 【解说】菲菲被送到育婴院时出生还不满一个星期,几个月后,她被寄养到一个农民家庭,就这样快乐地过了两年多,院里都为菲菲感到庆幸。 然而没过多久,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位幼小的生命体上,她的右眼发生病变,养父母曾多次将其送到厦门治疗仍不见效,无奈又把她送回育婴院。 【同期声】 “会不会生分?” “会的,昨天回来时一直哭。” 【解说】再回育婴院,菲菲也算是二进宫了,然而她却没有熟悉的感觉,相反显得格外的生分。别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地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她却拎着鞋子,独自站在墙角的一边。阿姨说,鞋子是养母买给菲菲的,这对刚刚品尝到家庭幸福而转眼间又回到命运深渊的小孩来说,握着亲人送来的鞋子成为她唯一的安慰。 汪院长说,孩子越早被抱养,被抛弃的记忆就越少,但是象菲菲这样受到的伤害远远比刚生出来时就被抛弃来得深刻。 阿姨说,菲菲才回来两三天,经常躲在角落里哭泣,也许是太想家了。中午吃过饭,菲菲又哭了,嘴里直喊着要回家,阿姨没办法只好哄她说下午带她找妈妈。此后,不管阿姨走到那,菲菲总是提着鞋子跟着她。 【同期声】 “阿姨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这边很挤,你先站在一边。” 【同期声】 “你们有什么事吗?” 【解说】下午一点,两位中年妇女来育婴院看是否有适合的小孩可以收养。孩子们一看到有人来了便拥上去。或许是出于本能,她们知道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大家都尽可能地显得可爱,希望能被相中。 【同期声】 “我们想看一下有没有刚出生不久的小孩,这么大的不要,这样小孩长大后比较没有感情。” “你先去把证明开过来,孩子漂亮的有很多。” 【解说】看到没有机会,孩子们的期待又变成一种漫无目的的徘徊。 听到门口有人来,菲菲以为是妈妈来接她回家了,结果却发现妈妈根本没有来,她的期盼再一次落空了…… 成长与希望 【解说】由于这些孩子被遗弃时大多刚出生不久,她们已经渐渐习惯了院里这种大家庭式的生活。年幼的孩子在这种生活中渐渐长大,并且已经学会了自己去寻找乐趣。 平时只要一有空,阿姨们就会为孩子打毛衣。阿姨说院里的经费较紧,所以毛衣要打得大一些,这样大家可以轮着穿。 【同期声】 “我们一般不让人家拍,因为家长会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孩子,他们经常也会来育婴院看,说是看有没有孩子可以抱养,其实是来看自己的孩子过得怎么样了。” 【解说】中午12点,几个上小学的孩子回“家”了,一进门放下书包就去厨房拿饭。(介绍专门为读书的孩子配备的保温桶。) 【解说】美玲是去年被110送来的,也是院里上学的孩子之一,八岁的孩子对“家”已经有一点概念了,但她还是描述得颠三倒四的。问她是怎么来到这里,她说爸爸把她带到福建就回去了,之后再也没有见过爸爸妈妈。 【同期声】 “美玲要做作业了,你们要不要下来?” “你是哪里来的知道吗?” “贵州” “你怎么会到这里呢?” “我给你说你也不清楚。” “你爸爸妈妈在哪里?” “我爸爸妈妈跟我结束了。” “结束了。” “怎么这么说呢?” “是他们不要你的?” “不是的,跟你说你也不明白。” “你现在还生他们的气吗?” “不生了。” “如果见到他们还认得他们吗?” “还记得他们什么模样吗?” “我是记得我爸爸的(样子)。” “你爸爸姓什么?” “李德清” 【解说】家庭的不幸,在她幼小的记忆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幼小就遭抛弃的命运,让这位年仅八岁的女孩过早地品尝了人世的艰辛,她的思想也表现出与她年龄极度的不相符。 【同期声】 “你妈妈呢?” “妈妈死了。” “你看,就是这样才不要他的。” “是父母亲扔的吗?” “才一天,才出生一天就被扔出来。” “当时被扔到哪里你知道吗?” “可能是青阳110送过来的。” …… 【解说】院长说找孩子的生父母的可能性极小,这几年工作人员费尽周折,也才找回两例,最后只是送回孩子、罚款了事。 据了解,大部分弃婴的父母都是外来流动人口,这些孩子大都没有通过正规医院的接生,晋江市共有外来人口50多万占整个泉州的70%,因而要查找弃婴的父母非常困难。 【解说】院长说,孩子是无辜的,目前育婴院所能承载的不仅是政府的一份关心,阿姨的一片爱心,更多的是一种未来的希望。 现在,上学的小孩每天总是准时地上学,院里几个长大的孩子也在附近找到了自己的工作,还有几个主动要求留在育婴院里帮助阿姨照顾比他们更小的孩子。 【解说】到目前为止,被认养仍是这些孩子最好的未来,毕竟父母亲情包围的家庭对她们来说是最美好的生活。 因此每一次有人来,院长都盼望来人能看上合意的,因为只要合意,就多一份希望。 而没被看中的孩子,只有继续等着。 【同期声】 “小孩子好象都有一种本能,她们会把手伸得高高的等人抱。看又把手伸出来了。” (黑板字幕) 晋江市安海育婴院征集小孩旧衣、玩具, 欲捐物或捐钱者,请与育婴院联系。 地 址:晋江安海镇成功西路67号 电 话: 0595—5791422 细节运用与人文意识 ――《鲁冰花》创作体会漫谈 弃婴是一个残酷而又严峻的社会问题,当镜头对准晋江安海育婴院里的一百多位弃婴时,我们便决定要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再现这个弱势群体的生存景况。 按拍摄计划,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弃婴作为拍摄对象。来到育婴院时,恰好遇到刚刚被养母退回来的菲菲,当时我们就意识到菲菲所具备的特殊意义。她才三岁,却包含所有弃婴最不幸的遭遇,先是被抛弃,然后被领养,接着又因为疾病再一次被抛弃……于是我们的镜头就一直跟着菲菲,正是通过菲菲这个视角,我们看到了弃婴这个弱势群体的生存景况。而对菲菲命运的特写和对细节的捕捉,可以算是片子《鲁冰花》最成功的地方。 菲菲的年龄很小,再加上家庭冷暖的反差太大,她不可能象大人一样控制自己的感情,所以她表露出来的都是真实的东西。但如何再现真实呢?细节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我们不是选择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用长镜头和特写镜头所刻画出的细节再现了残酷的真实:菲菲提着养母送给她的鞋子,连睡觉时都不肯松手;阿姨哄她说要带她去找妈妈,她就一声不响地跟在阿姨后面,走到哪就跟到哪…… 片中,摄象机的镜头与菲菲始终保持了一个很恰当的“距离”,换句话说,菲菲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拍摄而受干扰,这样,片子就会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我想这或许是片子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吧。 从某种角度上说,弃婴能在育婴堂里生活是幸运的,但即便再幸运,她们活得也不算幸福。当她们度过童年无知的快乐后,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命运的坎坷。美玲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六岁时被父亲遗弃在泉州,家庭的不幸,在她幼小的记忆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她的思想跟她年龄显得极度的不相符。当我们问她“你还生爸爸***气吗?”她眼里噙着泪水,却摇着头说“不会”——简单的一个镜头,却表现出了孩子委屈而又宽容的心态,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这部片子中,象征镜头的运用也值得一提。在片头,我们的镜头跟着一个小孩缓缓地移动,慢慢拉出育婴院的全景。这个镜头极具象征意义——孩子开始孤零零地找寻,接着来到了育婴院这个“大家庭”,它所指代就是弃婴从被“抛弃”到被“收养”这样一个过程。片中,当阿姨把铁门关上时,菲菲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用劲地摇晃着大铁门,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接着切换了一个铁门晃动的特写镜头,背景依然是菲菲的哭喊声。但,这时的铁门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空镜头,在菲菲眼中它代表的是一种希望,而在我们眼中它却是隔在弃婴与亲人之间的一道鸿沟:“铁门”内外即是两种命运,这时菲菲的命运也不再是个体的,她代表了所有弃婴的共同遭遇。 需要交代的是,《鲁冰花》全片分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找妈妈》以及《成长与希望》三个章节,头尾两个章节可以看成是为菲菲“找妈妈”做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因为如果仅以菲菲的遭遇为主题,我们担心情感冲击太强烈,而且主体色调过于黯淡,怕观众难以接受。 可能有人会问:你们把镜头对准这些孩子,目的何在?仅仅是同情?亦或是制造噱头? 其实,我们要表达的,只是一种对人的遭遇和命运的终极关怀,即人文关怀。面对弃婴,我们并不想借助对这群弱势群体的拍摄来骗取观众的泪水,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们有义务让观众了解在社会中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存在,需要大家共同来关注,来帮助。这是一方面。育婴院里,婴孩们各种本能的表情,阿姨们匆忙劳碌的身影,以及菲菲几近沙哑的哭喊都包含着一种无声的谴责,谴责这群抛弃孩子的生生父母,“既然要生,那就要养,不管孩子是否残疾”。这是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个理由。 片子的最后,一个孩子怯步蹒跚,前面一双大人的手正在迎接她,这双手既是阿姨呵护的手,又是社会各界关爱的援手。她代表的是一种未来的希望,一种朦胧的希望。 我们心里明白,仅凭一部纪录片是无法改变弃婴的命运,但我们正在努力,努力试着去改变一些什么。 杨兴泽 文字
  

2003-05-21 23:17:27  李昂 (北京)

  哪里有《盒子》的下载?
  

2003-11-08 00:55:10  雨不亭 (北京海淀)

  首界独立电影节上看过这个片子,和几个朋友介绍过,她们也一直想看,可惜看不到,希望现象有条件放映这个片子。我很喜欢。
  

2004-05-29 11:33:42  echo (北京)

  据说片中的主人公的老师看到了这个片子,一下子变得很客气,这也许还是很私人化的作品吧,作为公开作品来放映,还是有道德疑问吧,不管主人公是否认可,但作为影像的制作者你是否就有权利来放映呢?
  
  但我还是想看 呵呵
  英未未现在怎么没有声息了?真是让人有点惋惜
  

2004-05-29 12:19:56  雨不亭 (北京海淀)

  我喜欢这个片子。
  作为对主人公的保护,我赞成不要再在国内公映。
  除非她们自己愿意大家看。
  

2004-06-01 13:32:30  lvshoutian

  很好的片子,很庆幸在首届独立电影节看到,不过杨荔纳的《家庭录像带》也很不错!
  但这些片很不适合公开放映。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

ReginaldoVejprava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