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李虎军:关于华人物理学大会一则报道的反思
2004-07-14 15:42:05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李虎军:关于华人物理学大会一则报道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3:52 文/李虎军
“你的文章惹出麻烦了。”一位科学界的朋友告诉我。
他所说的是我在7月2日《南方周末》科学版上的一篇文章。6月底,我作为《南方周末》的科学记者,去上海采访了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写了篇《讲中文的丁肇中与讲英文的朱棣文》的报道。我那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华人物理学家大学上的语言问题,取那么个标题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在文章中,我主要介绍了丁肇中和朱棣文所作的大会报告,
还讲到了物理学家们对物理学教育的担忧和努力等。
但没想到,关于华人物理学家大学上的语言使用问题后来竟然成为了媒体和网络上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你那篇文章不是提到丁肇中讲中文吗,现在网络上都闹翻天了,你怎么还不知道?”我那位科学界的朋友说。经他这么一说,我赶紧用GOOGLE搜索了一下,这才发现7月4日《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称,此次会议“大有非熟练英语者不得发声的腔势”,会议的论文汇编没有中文,会上有人申请用中文作报告也未果,只有丁肇中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一时间,媒体和网络上对所谓的“华人在华禁用华文”展开了讨伐。
实际上,这是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一些海外华人物理学家,尤其是像朱棣文那样在海外长大的,中文不怎么好,而且参加会议的也不全是华人。国际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是英文,用英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据我所知,在国内的很多实验室在进行内部学术交流时,教授都要求学生们用英文。此外,这次会议上讲中文的也不只丁肇中一人。我在会上听了不少报告,用英文和用中文的都有,并不存在什么丁肇中“独反潮流”的事情。
我那篇文章发表后,北大一位同学还发来电子邮件说,丁肇中并不是老在用中文:有一次,丁肇中和杨振宁到北大访问,下面坐的基本是学物理的和搞新闻的。后者的提问“高深莫测”,杨做了部分回答。轮到丁作报告,讲他的磁谱仪时,用起了英文。这样一来,就走掉了很多人。大概讲到外行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丁又转为中文。
这位同学还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的文章说,“还是希望多讲讲科学吧,而非简单的关注人,对比当以其专业论,而非以其表面论”。对这位同学的批评,我是颇有些脸红的。本来,我和我的同行们应该借物理学家大会的机会向公众多讲讲物理的,结果却使公众对这个学术会议的语言使用问题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并且上升到了民族感情的高度。
另外,联想到这几天媒体上关于杜邦特富龙事件的报道,我不由得又感慨起做科学报道的不易。
本来,美国环保署此次指控针对的并非特富龙等产品的安全性,而是杜邦是否隐瞒了全氟辛酸铵(制造特富龙涂层等材料时用到的一种助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信息。关于这一点,在美国环保署网站7月8日的新闻公告及杜邦当天在其网站上公布的回应中,都说得很清楚。
但国内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出现了很多偏差。一些媒体的同行恐怕没有去阅读美国环保署和杜邦的新闻稿原文,也没有就此事进行相关采访,就轻易地使用了诸如“有毒锅”一类的字眼,弄得公众不知所措。
记得我还在《科学时报》做记者时,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先生曾去访问。鲁宾斯坦在和我们几位年轻的中国科学记者交谈时提醒说,做科学报道时,尤其是与健康有关的报道,一定要认真,要小心求证,不能传递不准确的信息,因为我们的报道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的确,不论是物理学家大会,还是杜邦特富龙事件,做科学报道的时候,就应该小心谨慎,多来点专业精神。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
WTcKjmHeG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3:52 文/李虎军
“你的文章惹出麻烦了。”一位科学界的朋友告诉我。
他所说的是我在7月2日《南方周末》科学版上的一篇文章。6月底,我作为《南方周末》的科学记者,去上海采访了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写了篇《讲中文的丁肇中与讲英文的朱棣文》的报道。我那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华人物理学家大学上的语言问题,取那么个标题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在文章中,我主要介绍了丁肇中和朱棣文所作的大会报告,
还讲到了物理学家们对物理学教育的担忧和努力等。
但没想到,关于华人物理学家大学上的语言使用问题后来竟然成为了媒体和网络上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你那篇文章不是提到丁肇中讲中文吗,现在网络上都闹翻天了,你怎么还不知道?”我那位科学界的朋友说。经他这么一说,我赶紧用GOOGLE搜索了一下,这才发现7月4日《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称,此次会议“大有非熟练英语者不得发声的腔势”,会议的论文汇编没有中文,会上有人申请用中文作报告也未果,只有丁肇中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一时间,媒体和网络上对所谓的“华人在华禁用华文”展开了讨伐。
实际上,这是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一些海外华人物理学家,尤其是像朱棣文那样在海外长大的,中文不怎么好,而且参加会议的也不全是华人。国际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是英文,用英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据我所知,在国内的很多实验室在进行内部学术交流时,教授都要求学生们用英文。此外,这次会议上讲中文的也不只丁肇中一人。我在会上听了不少报告,用英文和用中文的都有,并不存在什么丁肇中“独反潮流”的事情。
我那篇文章发表后,北大一位同学还发来电子邮件说,丁肇中并不是老在用中文:有一次,丁肇中和杨振宁到北大访问,下面坐的基本是学物理的和搞新闻的。后者的提问“高深莫测”,杨做了部分回答。轮到丁作报告,讲他的磁谱仪时,用起了英文。这样一来,就走掉了很多人。大概讲到外行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丁又转为中文。
这位同学还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的文章说,“还是希望多讲讲科学吧,而非简单的关注人,对比当以其专业论,而非以其表面论”。对这位同学的批评,我是颇有些脸红的。本来,我和我的同行们应该借物理学家大会的机会向公众多讲讲物理的,结果却使公众对这个学术会议的语言使用问题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并且上升到了民族感情的高度。
另外,联想到这几天媒体上关于杜邦特富龙事件的报道,我不由得又感慨起做科学报道的不易。
本来,美国环保署此次指控针对的并非特富龙等产品的安全性,而是杜邦是否隐瞒了全氟辛酸铵(制造特富龙涂层等材料时用到的一种助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信息。关于这一点,在美国环保署网站7月8日的新闻公告及杜邦当天在其网站上公布的回应中,都说得很清楚。
但国内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出现了很多偏差。一些媒体的同行恐怕没有去阅读美国环保署和杜邦的新闻稿原文,也没有就此事进行相关采访,就轻易地使用了诸如“有毒锅”一类的字眼,弄得公众不知所措。
记得我还在《科学时报》做记者时,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先生曾去访问。鲁宾斯坦在和我们几位年轻的中国科学记者交谈时提醒说,做科学报道时,尤其是与健康有关的报道,一定要认真,要小心求证,不能传递不准确的信息,因为我们的报道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的确,不论是物理学家大会,还是杜邦特富龙事件,做科学报道的时候,就应该小心谨慎,多来点专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