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很漂亮的文章

2004-01-18 03:10:28   来自: ufsoft
  劉荻:不銹鋼老鼠上網記
  上
  我開始上網是在2000年初,起初是在幾個大學的BBS混,後來混到了網
  易社區和其他幾個地方。這段時間我只是潛水看貼,從不發言。2000年
  夏天我接觸到了李永剛老師辦的“思想的境界”,當時它的論壇設在“西
  祠胡同”裏的“社會與人文”下面,所以我便又混到了西祠,並且發現了
  那裏的“民主論壇”(後改名為“民主和人權”),這就是現在的“民主
  和自由”論壇的前身。我在西祠上註冊了“不銹鋼老鼠”這個ID,主要是
  為了看貼方便,我依然很少發言。隨後發生的事情有“思想的境界”被關
  閉,這件事還頗引起了一些風波。好幾個地方出現了“盜版”的思想網,
  供網友們下載原來思想網上的好文章之用。西祠的“思想的境界”論壇也
  一直保留了下來,只是再沒有往日的紅火。最近我在一本正式出版物中讀
  到了作者引用李永剛兄對網路民主的觀點,感慨頗多。
  接下來是2001年春夏之交,離某個重要的紀念日還有一兩個月,網路上
  的不安與躁動已經開始,這時卻傳來“羊子的思想家園”站長楊子立等四
  人被捕的消息。“羊子的思想家園”是我常去的網站,在我學會用代理流
  覽海外的“反動”網站之後,還常常在她那裏尋找可用的代理,所以我對
  楊子立的被捕感到特別震驚。而且隨著紀念日的日趨臨近,西祠網友的情
  緒日趨激動,“風聲”也日趨緊張。比“民主論壇”激烈得多的“自由主
  義論壇”中存放了大量關於這個紀念日的文章,直到罎子被西祠站方關
  掉;幾個大膽的網友被封ID;這時關於網特的傳言也越來越多。這些促使
  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話:吾輩從今天開始說話。如果現
  在我不說話,以後可能就沒人能夠說話了。這是我發言的開始。
  終於進入6月了,西祠站方宣佈,6月1日至7日,西祠因技術原因休站
  7天。 說是技術原因休站,但是網站的伺服器一直開著,網友們仍然可
  以以各種方式“挖地道”進入胡同。到了紀念日當天,網友們都發現自己
  的嘴巴被封上:無法在論壇發言了。這時又有網友迅速開發出替代程式,
  解放了的網友紛紛發出感慨:原來嘴巴被封住的滋味是這樣的!我的一篇
  紀念文章也得以發出。
  西祠的“技術性休站”休了大約有一個月。這期間據說被南京某報(西祠
  的伺服器在南京)批判“名義上服從領導決定休站,實際上留有多個入口
  供反動分子進入。”這樣直到有一天,西祠關閉“民主和人權”等多個時
  事政治類討論版,另有一批討論版被降級為秘密版。
  民版的老網友們不甘寂寞,另外找伺服器做了一個介面跟西祠很像的“煙
  雨社區”。煙雨的優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建討論版,因此我也開了自己的文
  學類討論版“發條橘子”。儘管如此,煙雨上新建的“民主與自由”版,
  卻是整個社區當之無愧的“老大”:民版占了煙雨的絕大部分的空間。與
  此同時,民版網友也不滿足於僅僅上網發發帖子了,我們想利用自己的力
  量做點實事了。煙雨是西祠的簡易版,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不能開秘密
  版,沒有聊天室等等。於是我們回到西祠開設了一個秘密版——版的名字
  很不引人注目,叫做“好朋友一起來玩”,由於版號是71138,於是我們
  又管它叫71138版——目的是討論我們能為中國的進步做點什麼。我們決
  定每週五晚上8點在秘密版的聊天室裏開會討論。我不知道最早的網路會
  議是不是從我們開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網路會議早已停止以
  後,一位網友寫了一篇《光著身子開會》,意即在網路聊天室裏,不必西
  裝革履,甚至可以什麼都不穿地開會,回憶這一段日子。大約兩年以後,
  我坐在看守所裏,看著電視新聞裏新政府要反腐敗,改革會議方式,改用
  網上會議,我也回想起了當時在聊天室裏開會的日子。
  討論中有些朋友不滿足于網路社區組織的虛擬和鬆散,想要走下網路,成
  立更加嚴密的組織。我寫了一篇文章對此提出反對意見:我不反對走下網
  路,但是我反對成立任何形式的嚴密組織,原因是新青年學會的前車之
  鑒。我所希望的就是像版名一樣“好朋友一起來玩”,大家以網路為平臺
  彼此交流、相互支持,以在異化和疏離的世界中獲得歸屬感。在這個思想
  的指導下,我和北京的網友們搞了幾次聚會:“組織大家去爬山看電
  影”,這是一位網友的話。
  一次討論中,有網友找來了2000年6月被捕的“天網”黃琦的妻子曾麗。
  大家討論如何能幫助黃琦,最後的結果是我們捐了一些錢給曾麗,因為她
  的生活很困難。就是這時候我寫了《柿油派網蟲集體向黨和政府投誠》。
  這個帖子是一位網友的主意。我們還討論了其他一些主意,但是都沒有結
  果。
  煙雨論壇只存活了短短的兩個多月就被關閉了,從此“民主與自由”便走
  上了在三十多個論壇上流浪的道路。而西祠的秘密版卻一直存在到今天,
  只是再沒有人氣。與此同時,民版的朋友還在西祠上開了另一個秘密版:
  “人民日報FANS俱樂部”,後來改名叫“人民日報讀報小組”。版內經常
  滑稽模仿“我黨”搞一些黨內鬥爭,搞點政治無厘頭逗大家笑。我也在一
  些文章中提到過它。這個版也早已被關閉。
  2001年十一旅遊黃金周期間,民版的網友們決定在南京搞一次跨省的大
  聚會,參加聚會的網友來自江蘇、上海、安徽、廣東、遼寧等省市。讓我
  覺得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北京網友參加。出於開玩笑的目的我寫了一篇《西
  祠柿油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的“報導”(其實就是把中共
  一大的文告拿來改頭換面),貼在西祠的秘密版裏。這個“報導”沒過多
  長時間便被斑竹刪掉。當時我還抱怨斑竹“過敏”,誰知一年多以後當我
  面對預審的時候,當問到“西祠柿油黨”是怎麼回事時,我只好努力解釋
  那只是一個玩笑。由此可見他們對“組黨”的敏感程度。
  此後的半年裏,秘密版的討論逐漸冷下去,“民主與自由”關了又開,遇
  到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在這段時間我寫了一些文章,認識了一些網友;
  除了民版以外,我還在其他一些論壇上發言,如問題與主義(後改名為學
  而思)、不寐論壇等;“不銹鋼老鼠”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ID變成了
  “著名網友”,還當了一段時間民版和學而思的斑竹。2002年五一的旅遊
  黃金周又快到了,民版的老朋友們又想組織一次聚會,這次我們可遇到麻
  煩了!五一之前,多名積極組織聚會的網友、及西祠和民版的著名網友被
  江蘇當地國安傳訊,聚會被迫取消。據被傳訊過的網友說,我寫的一些文
  章引起了國安的注意,我和幾位北方網友是他們詢問的重點。現在有人指
  責當時的一位網友被傳訊時“向國安提供了很多關於老鼠的不實之詞”,
  我要鄭重聲明的是,事情是這樣的:這位網友確實對國安說過諸如我年齡
  有四五十歲或者更大、以前當過右派等等“不實之詞”,但他的動機是為
  了保護我;他此舉也許有些不負責任,但是並沒有惡意,相反我是應該感
  謝他的。我認為他不應該因此而受到網友們的指責。
  聽說這件事之後我被嚇壞了,有一段時間沒有發過帖子。可時間長了,又
  感到這件事的可笑。我寫了“三部曲”的《不銹鋼老鼠的自白書》,分別
  引用話劇、電影和小說作題目,來表達這件事的荒謬和解釋我心中的真實
  想法。我又開始在網上發帖子。直到2002年9月,北師大百年校慶剛過,
  心理系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找我談話,說我在互聯網上發表過一些非常反
  動的文章,上邊幾次找到學校,還說我有組黨的想法,是一個非法組織的
  重要成員等等,警告我以後不要再發那些過分的文章。當時我知道“狼”
  真的來了。從那之後,除了一篇關於減肥的文章以外,我沒有在網上發過
  任何帖子,連跟貼也很少,直到2002年11月7日,我被北京市公安局刑
  事拘留。
  下
  2003年11月28日,我“取保候審”回到家中。我發現在我被羈押的一年
  多裏發生了許多事:不必說“胡溫新政”,不必說SARS與蔣彥永醫生,
  也不必說徐文立、王炳章、方覺,最讓我感動的是網路上風起雲湧的“維
  權運動”,包括廣大網友們和各新聞媒體、人權組織對我的關注、聲援和
  幫助,我非常非常感謝大家。也有一些網友如杜導斌、羅永忠、羅長福等
  人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對此我感到了難以言說的痛苦,我也對那些要為
  此事負責的人感到非常遺憾。除此之外還有孫志剛案、孫大午案、鄭恩寵
  案等等,在這些民間維權的個案中,網路的聲音已經浮出水面,成為一股
  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
  還有一件事不那麼起眼,卻引起了我的重視:關天網友在各個城市的定期
  聚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各地的網友都在聚會,在各個思想網站
  上發的“聚會通知”上往往有這麼一句話:“此條傳抄兄弟省市:歡迎有
  關部門光臨指導、費用自理。”我知道那後一句話並非空穴來風,也聽說
  了以往這種聚會所遇到的種種阻力,但是現在這些聚會已經在全國遍地開
  花,北京網友的聚會已經有個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形成了固定的程
  式,也有了“議事規則”。這些使我想起了當初民版幾乎同樣的努力與嘗
  試所遇到的挫折,部分是由於強大的壓力,部分是由於熱情的逐漸消退和
  我們自己策略上的失誤。跨省市的聚會和秘密版的討論失敗了,但是“民
  主與自由”艱難地存活了下來,並且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與此同時
  “網友聚會”這種形式卻蓬勃發展了起來。
  現在談談我對自己的“網路歷險記”的反思和總結:網路能給我們帶來什
  麼。再回到以前的話題:有朋友認為網路社區太過於虛擬、太過於鬆散,
  希望成立更加嚴密的組織來做事。當時我對此表示反對。現在我仍然認為
  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從經濟學上來看,一切形式的組織,包括政府、企業
  和NGO,都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從而加速經濟和社會發展而存在的。
  而降低交易成本的必要條件之一便是資訊溝通,這便是包括報紙、廣播、
  電視和互聯網在內的傳媒的功能。那麼“組織”真的就比媒體和網路更能
  有效地溝通資訊、降低交易成本嗎?不一定,從我的案件來看,結論很可
  能是恰恰相反:昨天,2004年1月15日,我家附近的派出所才剛剛從我
  口中得知,我的取保候審已於2003年12月25日解除;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
  的是,去年12月25日我解除取保候審的當天,媒體便已經打電話來採訪
  了。此外,我的案情中能夠體現出:後極權主義的精神分裂已到極點,
  某集團中的一部分人不知道另一部分人在做什麼,他們說的話、採取的行
  動是分裂的、自相矛盾的,內耗和不確定性極大。而比較之下,線民們無
  論是在溝通資訊、組織聚會,還是在發起、組織簽名、募捐等行動上,也
  許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是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模式,運作起來更加迅
  捷.我們的資訊溝通更加快捷,工作更加透明,組織結構更加民主,因此
  大家的積極性也更高。互聯網已經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組織”的作用,
  互聯網促進了中國社會的整合,互聯網給中國備受壓抑的公民社會以發育
  的空間。有人曾經論述過由於電視的普及導致的交易成本降低,造成了蘇
  聯的解體。現在,互聯網也正是這麼促進中國一個發展進步的契機。
  這次出來以後,我曾跟朋友說過一句話:現在是開PARTY可以,組黨不
  行。可是想起來,很多國人以為這個英文詞是一個多義詞,殊不知在原文
  裏這二者並無多大區別。我又想起關天的PARTY,想起要是在今天,楊
  子立他們的“學會”也許不算什麼。當局現在對很多東西是處於逐漸脫敏
  的狀態,比如“人權”,我們都記得人權曾經是一個多麼敏感的詞,可現
  在人權已經被寫入憲法了;再比如網路言論自由和網友聚會,我們現在在
  互聯網上的言論空間是大家努力爭取來的,我們說得越多,做得越多,當
  局就會越習慣於這種做法,我們大家就都越安全。
  
  [發表時間:2004-1-16 22:45:44]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
  欢迎参加《网路文摘》,徐水良主编
  订阅:netdigest-subscribe@yahoogroups.com
  投稿:netdigest-owner@yahoogroups.com
    xy@nyc.rr.com; lilunyj@hotmail.com
  订阅方法:
  向netdigest-subscribe@yahoogroups.com发一
  空信,接到自动英文回信后,用回复功能发回即可。
  

2004-01-18 13:30:42  房囚 (北京海淀)

  转这个有什么用???
  

2004-01-18 22:18:58  无焦果 (湖北武汉)

  他是在提醒大家:“安全第一!”
  

2004-01-19 11:16:00  房囚 (北京海淀)

  呵呵,搞的跟法轮功似的,有些东西不用你宣传,大家都知道结果,多了就有点惹人厌了
  

2004-04-01 00:09:48  Neveronline (戰國)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七七专栏2转移过来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