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陈默和美婷》与刘浩
2002-12-10 14:31:59 来自:
苏七七
(北京海淀)
《陈默和美婷》与刘浩
苏七七
这个片子,用16mm摄影机拍摄,同期录音。影像、声音,都有因陋就简的痕迹,因为拍摄的是底层,这种因陋就简倒带来了相应的简朴的气质。但是,在纪录片的风格之后,这是个严格的剧情片。人物,情节,更多的是设定而不是生活。
影片开始的时候是一版字幕。交待了两个主人公的来历。陈默,河南农民,在北京打些零工;美婷,知青的子女,北京是她的家又不是她的家,她是个发廊小姐。边缘,底层,弱势群体,是导演的关注所在。
陈默和美婷萍水相逢,认识了,后来又住到一起。这其间,没什么逻辑倒也不需要什么逻辑。他们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是两个孤单的人。彼此能找到一点依靠,也就顾不得能靠多少靠多久,先在一起,再慢说将来。
生活自然艰苦而茫然。但这两个人,倒都能苦中作乐。美婷说:“一、三、五,你做我的爸爸,二、四、六,我做你的妈妈。”这样的爱,是彼此都带着痛惜的。但是表达情感是这样危险的事,它容不得一点点“过”,一过了,反而就虚幻甚至虚假。
寒夜里美婷睡不着,床上,是一张薄被上搭了几件外衣。陈默给她用纸牌变魔术,美婷猜输了,就在他脸上亲一下。一盏红黄的灯。然后镜头从屋子里切出去,外头一面暗夜,只是那扇小窗透出光来。——这样子的表达,优美,但是经不得推敲。它是用一个温馨的手势,挡住了现实的残酷。——越来越冷的天,他们能玩一夜又一夜的魔术吗?小情调从来是软弱的。只是经不得撕扯的外包装。而最后那一瓶子的干菊花,更成了温情的象征,而且这种表达,是从别处的表达里袭用来的,生活的几重影子。用程式化的爱引起程式化的感动,不是一个对生活与内心负责的创作者的作为。
所有我不喜欢影片中总出现的那个画面。面对着阳光,陈默,或者美婷用手迎去,光线从指缝间流动,很柔和的光。掌指的影子,象是各种鸟。我想,生活对于这二者来说,都不见得有如此的温情。在重负之下,情感要再保持得温柔细致,其实真是不容易的事。
于是,这个电影里的痛与爱,都有些“隔”,有些想象性的成分。
片子的前半部分紧致些,后半部分的重心转了一下,情节是陈默去讨他的钱,并且死了。这个情虽然偶然,设计得倒还不牵强。城市里有许多打工的人,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死了,再没回家乡去。两个人之间的这样一段温情,终无了局,这样的结尾,虽然悲痛,却还单纯。
而我的意见是:这个片子,就是太单纯了,太温情了。可能从复杂残酷的生活中,也在其中内烁着温情,但如果用情节去提炼出这样单纯的温情,是不是反而,有可能造成另一种掩抑?是柔光镜下的人生?使现实滑向一声感伤的轻叹?
片子映完时,刘浩略有点紧张地戴上眼镜,回答问题。他是有一点书生气的。
有些急切地表达。看得出他的诚意。表达有两个中心意思:用这个片子来抒发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真诚的。
我不怀疑他的真诚。但一个表达者的真诚并不是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现实的理解程度与表达方式,需要同情,也需要真正的理解。刘浩写的这个剧本,拍的这个电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底层生活的观照与想象,并虚设的温暖与出路。它们不带有太坚实的质地,不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是从生活外加下去的。
片子中美婷的扮演者是个中戏的学生,陈默的扮演者则是业余的,电视台的一个摄影。两个人的表演都还是好的。只是陈默,他的忧郁与幽默,都稍稍地超出于人物之上了。他的气质,倒是与片子的总体风格很相符。
微酸微涩。——在边缘的生活与知识分子的情感之间,影片负担着表达生活与抒发情感的双重任务,于是,这样的情感先在罩在生活之上,对于可能的深度,可能的真实,就都不能再有更有力的抵达。
幸尔,导演还是真诚的。也因为这种真诚,单浅之处也就不会过于苛求。我们看到的,也许不是真正的底层。倒是看到了,真正的一点关心。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PcxROcjG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苏七七
这个片子,用16mm摄影机拍摄,同期录音。影像、声音,都有因陋就简的痕迹,因为拍摄的是底层,这种因陋就简倒带来了相应的简朴的气质。但是,在纪录片的风格之后,这是个严格的剧情片。人物,情节,更多的是设定而不是生活。
影片开始的时候是一版字幕。交待了两个主人公的来历。陈默,河南农民,在北京打些零工;美婷,知青的子女,北京是她的家又不是她的家,她是个发廊小姐。边缘,底层,弱势群体,是导演的关注所在。
陈默和美婷萍水相逢,认识了,后来又住到一起。这其间,没什么逻辑倒也不需要什么逻辑。他们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是两个孤单的人。彼此能找到一点依靠,也就顾不得能靠多少靠多久,先在一起,再慢说将来。
生活自然艰苦而茫然。但这两个人,倒都能苦中作乐。美婷说:“一、三、五,你做我的爸爸,二、四、六,我做你的妈妈。”这样的爱,是彼此都带着痛惜的。但是表达情感是这样危险的事,它容不得一点点“过”,一过了,反而就虚幻甚至虚假。
寒夜里美婷睡不着,床上,是一张薄被上搭了几件外衣。陈默给她用纸牌变魔术,美婷猜输了,就在他脸上亲一下。一盏红黄的灯。然后镜头从屋子里切出去,外头一面暗夜,只是那扇小窗透出光来。——这样子的表达,优美,但是经不得推敲。它是用一个温馨的手势,挡住了现实的残酷。——越来越冷的天,他们能玩一夜又一夜的魔术吗?小情调从来是软弱的。只是经不得撕扯的外包装。而最后那一瓶子的干菊花,更成了温情的象征,而且这种表达,是从别处的表达里袭用来的,生活的几重影子。用程式化的爱引起程式化的感动,不是一个对生活与内心负责的创作者的作为。
所有我不喜欢影片中总出现的那个画面。面对着阳光,陈默,或者美婷用手迎去,光线从指缝间流动,很柔和的光。掌指的影子,象是各种鸟。我想,生活对于这二者来说,都不见得有如此的温情。在重负之下,情感要再保持得温柔细致,其实真是不容易的事。
于是,这个电影里的痛与爱,都有些“隔”,有些想象性的成分。
片子的前半部分紧致些,后半部分的重心转了一下,情节是陈默去讨他的钱,并且死了。这个情虽然偶然,设计得倒还不牵强。城市里有许多打工的人,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死了,再没回家乡去。两个人之间的这样一段温情,终无了局,这样的结尾,虽然悲痛,却还单纯。
而我的意见是:这个片子,就是太单纯了,太温情了。可能从复杂残酷的生活中,也在其中内烁着温情,但如果用情节去提炼出这样单纯的温情,是不是反而,有可能造成另一种掩抑?是柔光镜下的人生?使现实滑向一声感伤的轻叹?
片子映完时,刘浩略有点紧张地戴上眼镜,回答问题。他是有一点书生气的。
有些急切地表达。看得出他的诚意。表达有两个中心意思:用这个片子来抒发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真诚的。
我不怀疑他的真诚。但一个表达者的真诚并不是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现实的理解程度与表达方式,需要同情,也需要真正的理解。刘浩写的这个剧本,拍的这个电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底层生活的观照与想象,并虚设的温暖与出路。它们不带有太坚实的质地,不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是从生活外加下去的。
片子中美婷的扮演者是个中戏的学生,陈默的扮演者则是业余的,电视台的一个摄影。两个人的表演都还是好的。只是陈默,他的忧郁与幽默,都稍稍地超出于人物之上了。他的气质,倒是与片子的总体风格很相符。
微酸微涩。——在边缘的生活与知识分子的情感之间,影片负担着表达生活与抒发情感的双重任务,于是,这样的情感先在罩在生活之上,对于可能的深度,可能的真实,就都不能再有更有力的抵达。
幸尔,导演还是真诚的。也因为这种真诚,单浅之处也就不会过于苛求。我们看到的,也许不是真正的底层。倒是看到了,真正的一点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