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春天,悠游北京

2003-05-13 06:33:33   来自: lovewind (福建厦门)
  春眠不觉晓
   都说厦门的春天是短暂而暧昧的,可北京的不。眼瞧着树丫生出芽孢来,浅浅的黄绿色跳上了枝头。两次去北大,相隔不到一个月,可拍出的照片愣是两个季节。花开了,北京人就象过节一样,纷纷在桃花、杏花下合影。柳絮漫天飞着,给城市平添了一份诗意。我去的时候没赶上北京的“特产”沙尘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傍晚时候去天坛,走过静穆的浓荫古树间,站在祁年殿前的丹陛桥上,放风筝。那一刻,看朱红的大门和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的圆殿,那一刻,离明很近、离清很近;看变幻莫测的云彩和无法描述的蓝色天空,那一刻,离天很近。
   传说已久的三里屯酒吧只是远远的逛了一下,犹如一个真正的观光客;按图索骥式的去北京吃各色小吃才是我的专职。且不说王府井东华门,东直门簋街,隆福寺小吃街;随便去哪里,没准就能发现一个有着独家绝学的吃处。
   郁达夫《故都的秋》曾给我无限的遐想;而北京的春天在我的追寻的脚步中一天天迫近,我却浑然不知。
  
  在时空中迷失
   在北京城里转,就感到自己和历史丝丝缕缕地纠结上了。门、庄、地,各种各样的地名让我的联想渐行渐远。这是个有太多的出处的城市,随处都在印证着历史,也随时都有独特的东西等待发现。“大隐隐于市”,抱着敬畏之心,走过绿树红墙和饱经岁月沧桑的四合院,都能与历史擦肩而过,与书籍偶然邂逅。
   去北大看一场电影,去清华园里寻找荷塘月色。
   沿着后海前行,宋庆龄故居、恭亲王府、梅兰芳故居,有名的四合院和胡同,都闲适地散布在这京城的文脉所系的地儿。钻胡同是必不可少的,说北京的胡同珍贵,不如说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珍贵。一句“您来呐!”就把我拽到老北京文化的天伦之乐中。
   我如志摩,“寻梦?撑一把长篙”;穿梭在梦与现实中,是一种不真实的真实感。
   
  双城
   
   本科时候蜗居在石井宿舍,吹海风,捧易中天的《读城记》,暗想要用行走的方式去阅读中国的城市。小时候骑在爸爸的肩膀上,畅游北京的记忆只有羊肉串、酸奶、和北海冰冻的湖面上的徒步行走;也由此留下了深深的北京情结。
   初到北京,在麦乐迪(京城流行的ktv)唱到喉咙嘶哑,出来,天还是亮堂的;再一看表,已过八点。此时的厦门,已是浸在海风慢拂的夜幕中了。
   中国就是这么奇妙,南和北可以有着这么大的差异,南方与北方,是说也说不完的故事。北京人具有一种天子脚下生成的优越感和对现实达观、坦然的态度。无论是热情还是生气,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坦荡和爽朗,还有自嘲乐观的北方精髓。
   北京的天,是让人的心一下子打开的蓝。从首都机场出来,望着一路上笔直的行道树,人沉淀在华北平原宽厚的大地上。而厦门的蓝天,是令人陶醉在温柔乡中的,海水和红房顶,让人想赖在这岛屿上直至终老。
   去北理工“雕刻时光”咖啡馆坐了一下午,棉纸灯下一壶茶,静听邻桌带着浓郁京味的胡吹神侃;开始怀念厦大的光合作用咖啡馆里永远看不完的《旅行家》杂志,和一旁安静读书的朋友。
   在北京的每一天,我的心里都藏着南国小岛。北方的风吹的我嘴唇干裂,就怀念起厦门的温润潮湿;在大气的北京拖着疲惫的身子望“桥”兴叹,脑子里就显现出厦门狭窄的骑楼。《看不见的城市》里,马可波罗说,他为忽必烈描述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他的故乡威尼斯的影子;这一刻,我理解了这句话。回到鹭岛,又开始陷入对北京博大精深的追忆和向往中。厦门和北京,成为我总也割舍不下的双城。
  
  看不见的城市
   离开之后的回忆,总是很难复原。我就像卡尔维诺笔下的马可波罗,努力想要描述所到城市原貌。套用泰戈尔的话,记忆“掠过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鸭飞过天空”,留下的只是鼓翼之声,想抓住一点,却又转瞬即逝。朋友听我一遍又一遍的讲述北京,笑说:北京真象一个你理想中的爱人。
   在后海的酒吧,听着遥远的鸽哨声,看着鸽群在北京上空飞舞,暮色中的鼓楼,四合院灰色的屋檐,远近深深浅浅的绿色……真希望能记住这一切,北京,这个让人爱又让人惦念的城市。
  

2003-05-14 18:16:07  苏七七 (北京海淀)

  萨斯风中还有这样闲情啊:)
  美景当前,生死度外,敬佩:))
  

2003-05-14 23:28:21  lovewind (福建厦门)

  hehe,七七的文章我常看,一直都很喜欢,非典来临的时候,我在北京,所以写乐这篇文章,作为对北京的怀念和祝福。文中没提非典,不是因为别的,想给这个季节增添一点亮色,北京的春天依然。
  

2003-05-15 15:08:46  苏七七 (北京海淀)

  你现在可在厦门?我在福州呢.
  听说厦门的对外交流中心开了台湾书店,专卖台版书,不知可好.
  

2003-05-16 16:25:17  lovewind (福建厦门)

  对,七七,我在厦门呢。
  台湾书店我去过一次,书不少,不过我觉得都是前5年左右出的吧,翻翻看看挺有意思的,也不贵,价格跟我们平时买书差不多吧。我去的是中山路旁的一家;还有大的在国贸那边没去,不知道怎么样,反正刚开业的时候挺火。
  有空下来看看?
  一定要找我哦!我在厦大,手机13950009559
  倾慕你已久了:)
  

2003-05-17 23:09:51  苏七七 (北京海淀)

  最近可能不会去,去了一定跟你联系。:)
  

2003-05-18 15:05:07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去吧去吧,一定要去,都回到福州了,厦门还会远吗?:)
  

2003-05-18 15:40:14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我在犹豫,要不要旁注尾批一下WIND这篇用心之作?真怕破坏了他的美好心情和文字。
  不过还是出手了:)
  一,北京的春天其实一向也是短暂而暧昧的,可今年不。雨水算是很充足了,所谓“京城特产”沙尘暴,压根儿一次也没露面。可是这个春天对我而言,注定要成为一段空白,屋子里是没有春天的。
  二,要说到吃处,北京的独家绝学差不多已灭绝。前一阵读到唐鲁孙12册谈吃文字,才知道旧京的吃是如此奢靡极至,空前绝后。老字号还在,但家伙、手艺不在了。吃,我以为算是民间文化,它更多靠个人来传承,几十年来,人琴俱亡,夫复何言。幸好,我并不是美食者。
  三,没错,后海那一带还算有一点儿京韵留存。我也喜欢在那儿转,最好是有一辆旧自行车,咣啷咣啷地慢悠悠晃半天。但离去之时总觉得痛心,这里竟变成圆明园遗迹一般了,只许停留,不容久居。昔日平常之极的事物,如今变作凤毛麟角。南城大规模改造后,北京似乎越发地不北京起来。多次从梁思成等人的著作里揣摩那个旧京,我总觉得还是那一个好。
  没有玉泉山的水,没有海淀的大片荷塘,更没有了那一围城墙,这还是那座城市吗?
  四,“北京人具有一种天子脚下生成的优越感和对现实达观、坦然的态度。无论是热情还是生气,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坦荡和爽朗,还有自嘲乐观的北方精髓。 ”呵呵,不予置评,我在北京已生活了10多年,套用人家的说法,这里毫无疑问是我的第二家乡,但我觉得自个儿终归没有得到这儿多少濡染。里面和外面,此处和彼处,评价是何其不同啊:)
  

2003-05-19 12:18:04  苏七七 (北京海淀)

  阿唐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想回北京去吗
  自从我恢复了一天洗一至两澡的习惯后,我就不懂回北京要怎么办了:)
  

2003-05-19 13:35:26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那是在校园里,没办法的,我上学时一个月只发四张澡票,一周一次,很恐怖吧?但比起我的家乡来,又是一个进步,那里是一周一次都难以保证的,因为缺水。听说西部有的地方人一生只洗两次,生死各一。不由想起《香水》里面提到格雷诺耶那个天才的鼻子印象深刻的一个园丁,其出众之处就是“这辈子还没有洗过脸”。
  更恐怖吧?:)我只是忍不住把这个情况推到极至。我想《钢琴师》里的主角的大部分时间显然是无澡可洗的。
  我的意思是说,这并非不可忍受:)
  有时我会想,是不是该住到一个多水的地方去呢,比如苏州,比如厦门,比如威尼斯?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
  

2003-05-19 14:47:33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又要被批评……掉书袋……了吗?
  我先防护住自己……
  

2003-08-05 12:14:15  范坡坡 (北京东城)

  还记得专业考试那会儿——就是在北京的春天!我的一个女同学,因为看一篇小说上描写什刹海的樱花,而决定——如果她导演系的专业考试不过,她就死在什刹海……
  果然她的专业没过,便邀我去什刹海!我到还真有点担心——万一……
  她对着“海面”喊:“电影学院,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
  然后转头宣告今年的她,已被自己“处死”……
  想来真的好笑……
  她果真去复读了因为她高考只考了155分!
  往事是一种情怀!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