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93号航班》“疮疤”当颂经的集体自恋

2006-6-12 9:56  来源:后窗 作者:错错错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9.11事件”过去快五个年头,美国人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恐怖事件。当美国人觉得基本抚平灾难带来的伤痛时,它便成了影视创作挖掘的素材。于是,第一部直面“9.11”事件的影片《93号航班》就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一个异域人,我对这部影片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看完影片后,只是在“观影记录”文档中留下了最直观的评价:“空中地面交错呈现9.11事件,体现亲情,不见国家的反思。”

美国媒体对于这部平平之作的高度评价倒是大大出乎意料,心里不免产生几许额外的想法。《好莱坞报道者》认为:“《93号航班》用自己真诚的努力将所有关于‘9.11事件’的已知的事实和人们的猜想,在情感真实的基础上汇总起来,并做到了最好。”《滚石》杂志认为:“这部由格林戈拉斯自编自导的《93号航班》是一部不朽的杰作,其水准超出了今年任何一部电影。”如是赞美之词,不一而足。我能够理解美国人对于影片的特殊情感,却无法接受他们对一部不涉及任何事件实质性问题的影片大言不惭的无限称颂。

就影片本身而言,是好莱坞商业电影流水线上的成熟产品,摄影流畅,剪辑干脆利落,主要从航班、家庭、机场调度室构成的空中地面三点进行展开,讲述那段早已为人“知晓”的事件。尽管导演为了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从“9.11”事件的汇报中找出了当时飞机上的录音、电话记录等资料,并采访了93号航班遇难者的100多名亲友。但是,光有严谨的态度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毕竟队毁人亡留下的证剧不足以记录所有的事件经过。影片讲述的故事毫无疑问地存在着谎言与猜想的成分。对于影视艺术创作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反射的对恐怖事件的态度。

恐怖主义一直是好莱坞创作用之不尽的题材,早在“9.11事件”前,美国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放映着撞楼、暗杀、爆炸等场面。“9.11事件”后,美国电影人在恐怖题材的创作理念上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小心翼翼,如在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中,达寇塔.范宁就以孩子式惊恐的眼神和疑问表现出业已脆弱的美国国家认同。另一部分人则依然走影视大国沙文主义,如在罗伯.科恩的《绝密飞行》中,三位勇敢的飞行员架着飞机以高新尖武器在视觉轰炸中摧毁恐怖组织的基地。好莱坞乐此不彼地热衷于对于此类题材的表现,大有恐怖阴云散尽之势。这其中值得欣慰的是,相当部分作品并非表现美国的强大和美国人民的英勇,而多是借恐怖之名讲人性人情之实。在娱乐的同时让观众有所思考。斯皮尔伯格从科幻的“世界大战”中走出来,将镜头对准一段血淋淋的惨案,在主人公“以恐制恐”的报复煎熬中传达着人性的复杂。

93号航班》结尾打出如下字幕:“带着极大的勇气和智慧,93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阻止了恐怖分子撞击白宫或国会大厦的图谋。”至此,影片完全沦为以亲情为核心的单纯的美国主旋律影片。这种从已方的视角进行的歌颂,显得极其浅薄。政治事件并不是表现亲情的最佳渠道与合适题材,平常生活最能表现家庭关系和人间情谊,譬如《大鱼》、《大河恋》、《我是山姆》等等。以给美国人民带来伤害的“9.11事件”来歌颂美国人的勇敢、机智和不屈的创作取向,让我想起了冯小宁的《举起手来》,这种以民族伤痕来高唱赞歌的影片几乎全部落入苍白和低俗的境地。(可参阅拙作《冯小宁,<举起手来>:电影人,倒下一片:http://cuocuocuo.yculblog.com/post.919894.html)

“93号航班”是事发当天被恐怖分子劫持四架飞机最后一个坠毁,也是唯一没有击中目标的航班。它作为“9.11事件”的一部分,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于事件本身的还原,理应讨论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因素:是什么致使美国人遭受如此的恐怖袭击?相信世人都期望一个和平的世界,对于战争与恐怖主义深恶痛绝。但是,事件发生后,世界人民在为世贸大厦的倾刻倒毁而心悸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又有多少人拍手称快,幸灾乐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9.11事件”提供了一个全面反思美国和美国人的契机。这种反思是多方多面的,既有对国家政策、民主制度、种族歧视等问题的审视,更应有美国对内对外双重标准的质问:美国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所倡导的理论?美国政府为什么对外如此的飞扬跋扈?很遗憾,我们在影片中看不到任何类似的反思!

并不是美国人没有能力反思,而是他们不愿意反思。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自我反省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种痛苦。长斯以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美国人很少思考美国外部的世界,而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控制世界的格局,为所欲为。正因如此,“9.11事件”后,很多人以“多行不义必自毙”来定性美国。

二战后,美国以“世界警察”的身分自居,以一已的利益为标准行使“警察”的权力,决定是征讨还是绥靖。有利可图就出兵伊拉克、阿富汗,没有利益就听任卢旺大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的发生。报载,200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放映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影片《四月的某时》,影片中主使这场屠杀的胡图族军官回答美国官员:“你们不会插手的。你们怎么会来呢?我们没有石油,没有钻石,没有任何你们需要的东西。”台词过后,登场观众席上掌声雷动。观众的掌声是对“世界警察”行劲的一种回击,理应对美国有所启示。可美国人并不这么想。在卢旺达大屠杀期间,美国官员甚至表示:“我们并不在乎卢旺达或布隆迪发生了什么,美国的利益不在那里,不要把这些无聊的人道主义问题和诸如中东、朝鲜等问题混为一谈。”美国的利益立场和双重标准已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93号航班》也让我想起《卢旺达饭店》中举目望不尽的遍野尸体,禁不住要问:难道美国人的命就比卢旺达百姓的命珍贵?难得图西族人不知道失去亲人的悲痛。如此,看着《93号航班》中美国遇难家属的泪流满面,我“麻木”到没有丝毫同情的地步。

就这样一部引不起观众任何同情的影片,这样一部缺少自我反省的影片,得到了美国媒体的大力称赞,不能不说是一次美国人拿“疮疤”当颂经高唱赞歌的集体自恋。不过,“9.11事件”不会止步《93号航班》,奥利弗.斯通的《世贸大厦》已经浮出水面,自然让人有了新的期待。毕竟,斯通是政治题材影片的行家里手。《生于8月4日》让靓汤哥从一个参战热血青年变以反战人士,《野战排》中士兵之间的射杀展现战争对于人性的扭曲,《JFK》让“一根筋”的检查官追问政府体制的黑暗。但愿斯通能够坚持反思的思路,不要仅仅局限于“煽情”的路线,企图一厢情愿地抚慰美国民众受伤的心灵。如果做不点这一点,那么,美国民众将来面对的不会仅仅是“9.11事件”,或许还要面临“8.11事件”、“10.11事件”,坠毁的不只是“93号航班”,也很可能还有“83号航班”、“103号航班”......
相关链接: 平平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