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行走《德拉姆》

2005-11-20 14:11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畸小山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自古以来,中国陆路通商的两条要道,一是北走西域的“丝绸之路”,还有便是沿怒江河畔过西藏通印度的南疆“茶马古道”了。不过,两千年的沧桑使得丝绸之路早已同楼兰古城一样凋零,只留下了若干遗迹以向后人显示着当时的繁华盛景。而它作为“路”的实际功能则不复存在,唯剩历史与文化的精神意义。翻开任何一个时段的历史课本,我能找到的只有丝绸之路的伟大,却寻不着茶马古道的坚实。可是至今茶马古道仍然倔强的发挥着自己“路”的用途,不曾废弃。

也许任何一个行走过茶马古道或是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用“坚实”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它。我们的视野跟随着镜头,镜头跟随着穿行于怒江古道的马帮。仅容一人通过的峭壁栈道,简陋的横江桥,有时干脆只有一条索道,人和动物都要吊在空中滑行通过,常常还需要面临乱石的危险。对于汽车而言,这里是禁地,人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脚与沉默的马匹。在这里,马显然是马帮人赖以生存的伙伴,对待马,他们是怀有一份感激与情义的。镜头纪录了一匹被滚落的山石砸中的马临死的过程。这匹马是救不活了,为了减少它的痛苦,人们唯有帮它一程、补上一刀。主人站在一旁,目睹着一切,忍不住,哭了起来。

跟随着马帮的脚步,我们领略了怒江沿途的绮丽景象,壮美而纯净,就是出现了有人居住的村落时,也是一样的纯净,一如当地原住民身上所散发出的质朴便是真意。有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不知是高原上、还是山谷里的一座静溢的小村庄,本是在暗中,渐渐明亮起来。画面的动态并不是很明显,亮的意味也是在途中便嘎然中止,旋即切入了下一个镜头。但它让我感触到了一种特殊的时间状态与美的体验,不受导演之手的控制,摆脱了剪辑节奏的干扰,强烈而自然的流露。在中国电影里,我很少能看到这样的美。

透过镜头,只用眼睛看到,行走的马帮驮负的很多都是关乎生活的用品。行走古道对于他们而言不是旅游,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电影不是风光片,它也是在试图触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内里。穿插在行走途中的访谈是由老人的回忆开始的。古稀甚至过百岁的老人,平静的讲述着过去的事情、过去的苦难、过去的怒江河畔与茶马古道。他们之所以平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太多……还有年轻人,还有孩子,他们多是在谈现在。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状态,间或吐露了对未来的期许。虽然作为访谈必定有一个发问者,但导演却故意隐匿了这个角色,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特别在与怒族的小喇嘛、藏族的青年女代课老师的交谈中。

老人的回忆是不需要我们以发问来引导的,只用稍稍挑起头,它们便会自然的流淌出来。而青年人讲述的则正是他们正在面对的生活。生活是五味的,其中有他们愿意拿出来分享或是宣泄的体验与烦恼,也有他们不愿或不能轻易释放的疙瘩,不好对外人诉说的矛盾心绪。小喇嘛大概是因为宗教的缘故而对自己的爱欲选择了压抑与隐瞒,可内心的矛盾却在追问之下从他的情态与言语中渗透出来。这些都被一一纪录进了镜头里,继而传达给我们。青年女代课老师几次直言不愿道出心底的秘密,在追问之下自己却一不小心触及了那股难言的情绪,忍不住,哭泣起来,虽然短暂。这些都被一一纪录进了镜头里,继而传达给我们。也许有些残酷,但这却是一部试图要触及生活内里的纪录电影所必须且是最为基本需要做到的事情。

电影应该有触及生命的勇气,而非只停留在表面。对此,这部电影终究也只能算作浅尝则止。但它对于不熟悉这茶马古道、怒江沿岸的我而言,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关于片名“德拉姆”,只在电影中出现过一次。那个失去爱马的马帮人在诉说中,曾提及他另有一匹马的名字便唤作德拉姆。而对于“德拉姆”这个名字在当地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我却始终不得而知,似乎导演也并不想说明。那唯一一次对“德拉姆”的提及还是那般的不经意,甚至让人觉得导演有些刻意的回避。在网上查了一下才弄清楚它在藏语中是“平安女神”的意思。是啊,出外的人最需要的还是“平安”的庇护。

影片开始于一片云雾袅绕中,除去天与山背,什么也看不清。随着时间渐渐的推移,云雾飘散,一座小镇才现出轮廓。结尾,还是那座小镇(也许是另一座了,我已分不清楚),消散的云雾重又聚拢,小镇渐渐隐去。电影落幕。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