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一)
2010-10-20 13:28:09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前话:老吴邮件给我的说明,现载录于此——答应给现象网的“影像笔记”现在给你。我肯定很看重现象网对当下纪录片创作、交流的平台贡献,国内无二家。我这样安排,每周给你一篇,字数1千多至3千。
我希望每次有这样的格式:
标题:“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X)”
然后是正文。】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一)
一个人带着比照相机大不了多少的DV摄像机,或去到高山下到平坝,或潜入寨子矿区,或返回地震之后若干年的那个地方,或一路游走,或回到老家,或走近一个人(包括该人的历史),或就守在自己的村子,或蟹伏家里;或在一家医院看过一阵病,某天返回,没有带病历本,是摄像机;进入这些人的摄像机镜头画面,可能是:一个患郁郁症的女人,一群拾荒者,自己的邻居,父母,从小长大的朋友,本村的人,分手多年的情人,一个医生和他的病人们……
我称之为一种“个人方式”的记录片,一个人如作家用笔那样,用他的DV摄像机记录了现实中的某段生活、某个人、某个事情,也包括作者自己的思考。这种个人影像作者的方式在10余年前(1998年前后)小型数码DV摄像机出现以后被使用,以后的10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个人操起这种DV机拍摄记录出现,有汹涌之势,最近几年是每年过百部作品。他们也被称作独立记录片作者,但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靠拍这样的片子为生,即以此作为职业。
这种“个人方式”的记录片和西方那种可以以此为业的“独立记录片人”不是一个概念,是中国式的,完全业余,单打独斗,金鸡独立样子。他们的职业或身份五花八门,教师、广告人、报纸电视媒体记者、作家、医生、画家、图片摄影师、在校学生、自由职业、暂时闲游散荡者、村民、打工妹、退休者、视觉艺术家、公司白领、公务员、玩股票的、家庭妇女。工作方式是独自一人,一台DV在手,之后,回到住所,电脑前,输入素材,剪辑,也是独自一人。类似作家工作方式,区别是,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影像。还有个重大区别是,一个是虚构和想象,一个是实打实的生活记录。
这些片子出来后,基本上不了电视台频道,当然进影院更没戏,大部分传播是刻成DVD朋友熟人间传看,极少数可能会流入国外电影节,但仅只是极个别,百分之五左右。最近这些年,国内一些独立艺术空间和民间影像节出现,就成了这类片子的最终站台和集合地。作者的存在状态类似30余年前的“地下诗歌”、“地下文学”,但只是就传播方式而言,并无当年那种“地下”的特定政治背景。
无人喝彩下为什么还有那么些人、而且不断新人出现,后浪推前浪地汹涌而来呢?应该是蕴藏在个人内心里某种强力要表达、要书写、要奋力一博钻出水面的心情,这是和30余年前那些地下文学前辈是类似的。
大概就因为没有什么现实诱惑的出路了,换不来钱也难有高朋满座鲜花获奖媒体跟踪全世界都听得见的掌声,反而这些影像作者变得无所畏惧,目光坚定,动作凶猛,身体位置诚实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手中的镜头牢靠地无限接近自己最有感受和思考的现实。在这个过去和历史被忽略被遗忘的国家里,这些作者完成的片子,或许就是我们多年以后,能够回头检点反省的一个能落下脚的石头。
这些年,类似这些片子,大部分是作者私下送给我看,之后发生些讨论,有些是录音,有些是笔记,有些是邮件,有些是聊天,有些是采访,经过大致整理,成为笔记。因为都是从“一个人的记录片”方式出发而说,所以就用了这个标题。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0-10-20 13:37:05
卢志新
当“一个人的纪录片”被有计划,成系统的和诸如“村民影像”“记忆 饥饿”整合打包的时候,似乎历史、史诗这些词汇开始在其间闪烁&……%¥
有意思
2010-10-20 13:41:30
胖子有理
这个必须顶
2010-10-20 22:09:14
雅典的老王
老吴的文字还是有气场,顶下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草场地工作站
我希望每次有这样的格式:
标题:“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X)”
然后是正文。】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一)
一个人带着比照相机大不了多少的DV摄像机,或去到高山下到平坝,或潜入寨子矿区,或返回地震之后若干年的那个地方,或一路游走,或回到老家,或走近一个人(包括该人的历史),或就守在自己的村子,或蟹伏家里;或在一家医院看过一阵病,某天返回,没有带病历本,是摄像机;进入这些人的摄像机镜头画面,可能是:一个患郁郁症的女人,一群拾荒者,自己的邻居,父母,从小长大的朋友,本村的人,分手多年的情人,一个医生和他的病人们……
我称之为一种“个人方式”的记录片,一个人如作家用笔那样,用他的DV摄像机记录了现实中的某段生活、某个人、某个事情,也包括作者自己的思考。这种个人影像作者的方式在10余年前(1998年前后)小型数码DV摄像机出现以后被使用,以后的10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个人操起这种DV机拍摄记录出现,有汹涌之势,最近几年是每年过百部作品。他们也被称作独立记录片作者,但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靠拍这样的片子为生,即以此作为职业。
这种“个人方式”的记录片和西方那种可以以此为业的“独立记录片人”不是一个概念,是中国式的,完全业余,单打独斗,金鸡独立样子。他们的职业或身份五花八门,教师、广告人、报纸电视媒体记者、作家、医生、画家、图片摄影师、在校学生、自由职业、暂时闲游散荡者、村民、打工妹、退休者、视觉艺术家、公司白领、公务员、玩股票的、家庭妇女。工作方式是独自一人,一台DV在手,之后,回到住所,电脑前,输入素材,剪辑,也是独自一人。类似作家工作方式,区别是,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影像。还有个重大区别是,一个是虚构和想象,一个是实打实的生活记录。
这些片子出来后,基本上不了电视台频道,当然进影院更没戏,大部分传播是刻成DVD朋友熟人间传看,极少数可能会流入国外电影节,但仅只是极个别,百分之五左右。最近这些年,国内一些独立艺术空间和民间影像节出现,就成了这类片子的最终站台和集合地。作者的存在状态类似30余年前的“地下诗歌”、“地下文学”,但只是就传播方式而言,并无当年那种“地下”的特定政治背景。
无人喝彩下为什么还有那么些人、而且不断新人出现,后浪推前浪地汹涌而来呢?应该是蕴藏在个人内心里某种强力要表达、要书写、要奋力一博钻出水面的心情,这是和30余年前那些地下文学前辈是类似的。
大概就因为没有什么现实诱惑的出路了,换不来钱也难有高朋满座鲜花获奖媒体跟踪全世界都听得见的掌声,反而这些影像作者变得无所畏惧,目光坚定,动作凶猛,身体位置诚实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手中的镜头牢靠地无限接近自己最有感受和思考的现实。在这个过去和历史被忽略被遗忘的国家里,这些作者完成的片子,或许就是我们多年以后,能够回头检点反省的一个能落下脚的石头。
这些年,类似这些片子,大部分是作者私下送给我看,之后发生些讨论,有些是录音,有些是笔记,有些是邮件,有些是聊天,有些是采访,经过大致整理,成为笔记。因为都是从“一个人的记录片”方式出发而说,所以就用了这个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