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我只是猜测
2010-07-26 07:11:41 来自: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8月1日,首届北京青年独立影像年展将拉开帷幕,在此期间,将放映10部本年度国内优秀的独立电影和7部近十年来国内早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影展的主题为“十年”。
其实说来也巧,中国的独立影像刚好是可以用十年来划分。
1990年-1999年,可以用吕新雨在《纪录中国》一书中提到的“新纪录运动”来概括。虽然这十年,中国独立电影出现并走向成熟,并不能称为一个“运动”,但让我找一个更合适的词儿形容我也找不到。我想,大概是“新纪录运动”重点不在“运动”而在于“新”吧!
2000年到现在,应该是DV时代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主流电影,甚至是电视媒体,都已经进入了DV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只要你有一部DV机,有一台可以剪辑的电脑,你就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影片。
而,现在是2010年,恰逢一个新的十年的开始,这新的十年会有什么主题起到主导作用吗?或者说,有什么话题,引发讨论吗?
我,只是猜测。
高清一定会成为一种主流,因为,市场上卖的机器,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HDV了。还有单反相机摄像功能的出现,每一帧画面都能成为一张独立的照片,这使得单反有可能成为剧情片利器呀!就连新上市的iPhone 4,都是500万像素支持720P的拍摄模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高清呢?而且我猜想,我们一定比电视媒体先进入高清时代,这是由于电视信号传送的原因,而我们的舞台,是放映机构和网络。当然,可能会输给主流电影,人家有钱没办法,但是关键问题抛出:高清不意味着特效滥用。
拍摄独立影片的人会越来越多,DV就会像照相机一样,由奢侈品转换成必需品,人们会像按动相机快门一样去按动拍摄键。而随着人们对影像诉求,对记录生活的诉求越来越强的时候,很有可能用完整影片的方式来表达愿望。
可是,拍什么呢?
一定很少会有人像赵亮那样,十二年如一日去拍摄他人的生活。更多的人会选择把镜头对准身边的人或事,甚至是自己。这其中应该能诞生一些好的作品,因为这是有前例的。像这次也会放映的杨天乙的《老头》,还有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上的片子《恋曲》(导演:张赞波),都是从对准身边的人物开始的。《老头》是导演居住的小区里每天都坐在楼下的一群老头,而《恋曲》则是导演在拍摄另一部纪录片的过程中遇到的女孩。
宏大题材的片子,应该能够持续上几年,毕竟赵亮、徐辛等人引发的浪潮还没有完全消退,我们的时代还是病症多多。独立电影可以当做一种武器,去反抗现实的压迫。但是随着80、90年代的人们走上社会舞台,私影像将会引发一场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80、90年代的人,自我意识要更强一些,他们远比上一代人,更重视自我内心的表达。
当然,我只是猜测。
《流浪北京》的出现可谓是中国独立影片出现的标志,更可以说是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的开始。(虽然吕新雨在书中指出的,新纪录运动的开始标志是1992年在张元家中的谈话,但他也没否认《流浪北京》在这个运动之外。如果按照他所说,《流浪北京》的出现应该是“新纪录运动”的前奏,应该是这个运动中最早的影片。)而,如果要找一部影片当做DV时代开始的标志,那应该是杨天乙的《老头》或者杜海滨的《铁路沿线》。这两部片子的DV特征,十分明显。
那么,这个新的十年,该由哪部影片开始呢?
我,只是猜测。
在五月的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上,《胶带》是引发关注和争议最多的片子。个人觉得,争议的话题有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部片子能获奖却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
二、私人与公共如何定义?《胶带》里所呈现的究竟是私人还是公共?
三、这部片子,到底算不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这三个问题,我想倒着解释。
首先关于片子类型定义的问题,我想借用李凝和吴文光通信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如果说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是组成金字塔的四个侧面,那么在塔尖上的那个顶点是什么?在那里是不分类型的,什么都不重要,只有精神。”《胶带》正是记录了一种精神,和一种状态,而不是单纯的事件。“相信许多人不认为这是一部纪录片,那么无所谓,纪录片不重要,电影不重要,艺术不重要……人,最重要。”
接下来我要谈谈关于私人与公共的问题。《胶带》在草场地放映结束之后,吴文光一直在强调这部片子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而在与张赞波的信件里,对比《胶带》和《恋曲》,他说,“《恋曲》是私人的题材,而《胶带》,即使是所谓的私电影,但它慢慢带出了社会性的‘公’的大背景。”很多人都在强调《胶带》的反抗,强调它的公共属性,客观一些的人会认为是“私”折射了“公”。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用这部电影剖析了李凝这个人。我看到了他的偏执,而正因为这种偏执,他在生活的压迫下一直在反抗。他孜孜不断地在做自己的“肢体剧场”和“街头表演”,他可以跳下冰河,可以在烂尾楼上悬空倒挂,可以在拆迁现场与机器对抗……几乎每一次都那么极端,甚至留下了遗嘱。而另一方面生活给他的巨大的压力,他最终走向人才市场,另一个他倒下。一个艺术家就这样消失了……可是有一天,他带着剪辑好的影片回来了,让我们大家看到,他还是片中的那个他。我想,这就是《胶带》让我们不绝望的理由。
就是这样一部片子,游离在主流之外,或者说,是时代之外。李凝绝对是超前的,就像60年代沃霍尔不被人接受一样。那个时候沃霍尔说的一些话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可几年过后,他的话像预言一样应验了。或许,几年过后,人们不再单纯地用纪录片记录事件,而是呈现一种种精神状态的时候,再说起《胶带》,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起点。或许,《胶带》掀起的将是一场犹如“新纪录运动”或者DV革命一样的运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它为什么没能获奖了。并且,不是只有奖项才代表一种认可。
而,作为“私影像”的《胶带》,是不是这个十年的开端之作呢?
当然,我只是猜测。
一切还要等到这次影展之后,甚至多年之后,才能定论。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现象杂谈
rsuVmel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其实说来也巧,中国的独立影像刚好是可以用十年来划分。
1990年-1999年,可以用吕新雨在《纪录中国》一书中提到的“新纪录运动”来概括。虽然这十年,中国独立电影出现并走向成熟,并不能称为一个“运动”,但让我找一个更合适的词儿形容我也找不到。我想,大概是“新纪录运动”重点不在“运动”而在于“新”吧!
2000年到现在,应该是DV时代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主流电影,甚至是电视媒体,都已经进入了DV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只要你有一部DV机,有一台可以剪辑的电脑,你就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影片。
而,现在是2010年,恰逢一个新的十年的开始,这新的十年会有什么主题起到主导作用吗?或者说,有什么话题,引发讨论吗?
我,只是猜测。
高清一定会成为一种主流,因为,市场上卖的机器,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HDV了。还有单反相机摄像功能的出现,每一帧画面都能成为一张独立的照片,这使得单反有可能成为剧情片利器呀!就连新上市的iPhone 4,都是500万像素支持720P的拍摄模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高清呢?而且我猜想,我们一定比电视媒体先进入高清时代,这是由于电视信号传送的原因,而我们的舞台,是放映机构和网络。当然,可能会输给主流电影,人家有钱没办法,但是关键问题抛出:高清不意味着特效滥用。
拍摄独立影片的人会越来越多,DV就会像照相机一样,由奢侈品转换成必需品,人们会像按动相机快门一样去按动拍摄键。而随着人们对影像诉求,对记录生活的诉求越来越强的时候,很有可能用完整影片的方式来表达愿望。
可是,拍什么呢?
一定很少会有人像赵亮那样,十二年如一日去拍摄他人的生活。更多的人会选择把镜头对准身边的人或事,甚至是自己。这其中应该能诞生一些好的作品,因为这是有前例的。像这次也会放映的杨天乙的《老头》,还有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上的片子《恋曲》(导演:张赞波),都是从对准身边的人物开始的。《老头》是导演居住的小区里每天都坐在楼下的一群老头,而《恋曲》则是导演在拍摄另一部纪录片的过程中遇到的女孩。
宏大题材的片子,应该能够持续上几年,毕竟赵亮、徐辛等人引发的浪潮还没有完全消退,我们的时代还是病症多多。独立电影可以当做一种武器,去反抗现实的压迫。但是随着80、90年代的人们走上社会舞台,私影像将会引发一场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80、90年代的人,自我意识要更强一些,他们远比上一代人,更重视自我内心的表达。
当然,我只是猜测。
《流浪北京》的出现可谓是中国独立影片出现的标志,更可以说是所谓的“新纪录运动”的开始。(虽然吕新雨在书中指出的,新纪录运动的开始标志是1992年在张元家中的谈话,但他也没否认《流浪北京》在这个运动之外。如果按照他所说,《流浪北京》的出现应该是“新纪录运动”的前奏,应该是这个运动中最早的影片。)而,如果要找一部影片当做DV时代开始的标志,那应该是杨天乙的《老头》或者杜海滨的《铁路沿线》。这两部片子的DV特征,十分明显。
那么,这个新的十年,该由哪部影片开始呢?
我,只是猜测。
在五月的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上,《胶带》是引发关注和争议最多的片子。个人觉得,争议的话题有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部片子能获奖却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
二、私人与公共如何定义?《胶带》里所呈现的究竟是私人还是公共?
三、这部片子,到底算不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这三个问题,我想倒着解释。
首先关于片子类型定义的问题,我想借用李凝和吴文光通信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如果说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是组成金字塔的四个侧面,那么在塔尖上的那个顶点是什么?在那里是不分类型的,什么都不重要,只有精神。”《胶带》正是记录了一种精神,和一种状态,而不是单纯的事件。“相信许多人不认为这是一部纪录片,那么无所谓,纪录片不重要,电影不重要,艺术不重要……人,最重要。”
接下来我要谈谈关于私人与公共的问题。《胶带》在草场地放映结束之后,吴文光一直在强调这部片子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而在与张赞波的信件里,对比《胶带》和《恋曲》,他说,“《恋曲》是私人的题材,而《胶带》,即使是所谓的私电影,但它慢慢带出了社会性的‘公’的大背景。”很多人都在强调《胶带》的反抗,强调它的公共属性,客观一些的人会认为是“私”折射了“公”。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用这部电影剖析了李凝这个人。我看到了他的偏执,而正因为这种偏执,他在生活的压迫下一直在反抗。他孜孜不断地在做自己的“肢体剧场”和“街头表演”,他可以跳下冰河,可以在烂尾楼上悬空倒挂,可以在拆迁现场与机器对抗……几乎每一次都那么极端,甚至留下了遗嘱。而另一方面生活给他的巨大的压力,他最终走向人才市场,另一个他倒下。一个艺术家就这样消失了……可是有一天,他带着剪辑好的影片回来了,让我们大家看到,他还是片中的那个他。我想,这就是《胶带》让我们不绝望的理由。
就是这样一部片子,游离在主流之外,或者说,是时代之外。李凝绝对是超前的,就像60年代沃霍尔不被人接受一样。那个时候沃霍尔说的一些话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可几年过后,他的话像预言一样应验了。或许,几年过后,人们不再单纯地用纪录片记录事件,而是呈现一种种精神状态的时候,再说起《胶带》,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起点。或许,《胶带》掀起的将是一场犹如“新纪录运动”或者DV革命一样的运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它为什么没能获奖了。并且,不是只有奖项才代表一种认可。
而,作为“私影像”的《胶带》,是不是这个十年的开端之作呢?
当然,我只是猜测。
一切还要等到这次影展之后,甚至多年之后,才能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