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寻欢作乐》导演赵大勇专访 在众生中游离

2010-03-10 17:17:37   来自: fanhallfilm
  记者按:一直以来有关赵大勇导演的消息更多的是关于纪录片《废城》。知道他的剧情长片处女作《寻欢作乐》在现象影院作内部交流的放映的消息后,有些惊。不过看完出来则能体会他在后面采访所说的‘顺其自然’,《寻欢作乐》与早先他的《下流诗歌》是一脉相承的。抑或是之前的更早之前的《南京路》还是《废城》,都是在用影像的方式呈现这个极度现实的国度里所呈现的极度魔幻的、荒诞的、矛盾的却就是那么自然的存在的人和事......
  
  感受就是还不过瘾,还没拍够。争取弄一个可以拍一两年的电影,哈哈哈,这个太好玩了。
  拍电影是做梦吧。
  如果细细的去琢磨这个电影(《寻欢作乐》)的话,实际上这个空间里的影像的所有的人和事实际上都是对立的、相反的,而且对立和相反的根源都是一个根源。
  摄影机是SONY PMW EX1 ,机器蛮好用的,小嘛、低照度也不错。
  像晚上在大排档上喝酒打架的的那场戏,在低照度特别暗的情况下,就用的是佳能的7D,要不然你做不到。

  
  

  
  记者:片子实拍时间有多久?
  赵大勇:实拍时间有半个多月吧,剧本早在三年前就出来了。实际上的准备工作从去年六月份就开始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一直到十二份才开机。
  
  记者:您第一次拍这样的剧情长片,有什么感受呢?
  赵大勇:感受就是还不过瘾,还没拍够。争取弄一个可以拍一两年的电影,哈哈哈,这个太好玩了。
  
  记者:就是做这个片子对您来说没有难度?
  赵大勇: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难度,其实这都不能是借口,也不值得去说的。包括纪录片也有难度,难度有可能更大。但你好像陶醉也就陶醉在这个上面,你喜欢嘛,自然这个难度也就不是难度,难本身就就是乐趣所在嘛。呵呵。
  
  记者:电影的资金方面是?
  赵大勇:主要是靠自己。就是想办法赚点钱,然后借点。拍电影是做梦吧。
  
  记者:具体有多少?
  赵大勇:整个投资将近四十万吧,这还仅仅是成片的费用,后续的这些宣传什么的都还没算,这些东西一加肯定得加十万以上吧。
  
  记者:这个的确和纪录片不太一样。
  赵大勇:纪录片不一样,纪录片属于你有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没钱了再弄点钱,再继续。工作方式也不太一样,之前纪录片的那种操作方法就是一个人抱着个机器就往上冲,有钱你就多拍,没钱你就收兵回营。这个电影毕竟还是个团队,这个团队的整体运作,计划,所有东西都得一块去动,就不是有钱你就拍一点的。没钱你就别拍电影。
  
  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使您从纪录片拍摄转换到剧情片的创作呢?
  
  赵大勇: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自己的欲望。只有想做不想做,没有什么契机不契机的。本身我也一直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始终是在用影像在思考问题。之前拍纪录片到现在拍剧情片只是说工作方法不一样了:纪录片是容易入但难出,你很容易上手去拍,但是要你开始剪的时候要出来的时候就太难了,是需要时间需要你的思考的;电影是难入容易出,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再说我本身是拍广告出身的,所以我对剧组啊,对整个实施操作上、制片系统上是驾轻就熟的,无非我是拍了一个长的大广告,呵呵。
  
  剧情片也是早有计划,只是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个人的思维上的成熟。没能想到位,光有个触动有什么用啊,这样是达不到目的的。走到这步是顺其自然的,没有什么契机不契机的。
  
  记者:说到顺其自然,之前您的《下流诗歌》和这部《寻欢作乐》的确是有这样的关系。
  
  赵大勇:《下流诗歌》实际上是这个电影的一个开始,因为我有这个电影的计划是《下流诗歌》之前。在拍这个电影之前我是有很多顾虑的,在操作方法上,在演员的控制上演员能给我多少等等方面我就做了个实验。还有就是在意识的形态上是不是能找到一种更准确的方法?
  
  所以《下流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个人的一个实验,完全是在他探求自己不知道的一些情况,试验本来就是在不知道的前提下的才叫实验嘛。你通过实验以后你才知道是不是有结果,只有结果是正确的你才能考虑你下一步你该如何去实施你以后的计划。这个对于《寻欢作乐》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原来的计划我是没打算把《下流诗歌》拿出来做一个单独的作品的。
  
  《下流诗歌》是在摄影棚里搭了一个笼子来模拟监狱,然后就是一群人相互都不认识,但是显然有一个人是主角嘛,警察嘛。从形态上、剧本的整个方向上都是随意的,因为本身空间、形式上已经不随意啦,那么演员的语言、包括他们的行为上也是随意的。这种随意当然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就是在警察一个人魔掌的统领下,在他的掌控下。所以它再随意也随意不到哪去。
  
  那么像《寻欢作乐》是带有很强的隐喻性的,某种程度上不是一个现实的东西。形式上、内容上、每个点你单独去看好像是现实主义的东西,实际上是剥离的,不是那种依靠形式而现实的东西,是在靠现实的东西的状态去构成一个非现实的东西。
  
  记者:您所说的这个现实非现实让我想到您影片里警察所写的‘下流’诗歌与他自己在看守所里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吧。
  
  赵大勇:如果细细的去琢磨这个电影的话,实际上这个空间里的影像的所有的人和事实际上都是对立的、相反的,而且对立和相反的根源都是一个根源。警察本身是一个法律执行者、一个捍卫什么正义的......,但在体制内。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写的诗歌和他的身份是完全相反的,他写的是什么?是贪污、是他妈的去嫖妓等等等等。这个矛盾体完全是非自然的,但是你看看他好像又是很自然的。
  

  这不仅仅是在警察身上,包括那个58号的女犯人,她是歌厅里唱歌的,莫名其妙的被抓进来了。而她理想是什么呢?是当警察。而且她自己供读书的妹妹又念的是西南政法学院,这他妈的都是矛盾啊。
  
  那个警察一方面是强权者,他拿他的诗歌让每个犯人都去读,你不读老子就关你黑屋子,或者是他妈的让同屋干你一下,你再硬没用你还是得妥协,还是得拿起那是个继续去读。这个又是一个强权的傀儡,但是反过头来这个警察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这种情感还真的来了。而且他情感的对象却是58号这个犯人,他们是隔着一个铁窗对话的。这些都是完全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实上你眼睛看到的又是现实。但你说它是写实嘛?显然不是写实。
  还有在影片的结构上,这个电影实际上就是讲述两个男人的故事。像第一个部分有一个小芳、一个小雅,那都是符号而已,不是人。这个实际上是建民身上的两个符号而已,是没有故事的。但是你细看好像还很写实是吧,他跟一个妓女、一个被卖掉的发廊妹的事情,但是你整个看完以后再细细去想的话,这他妈不是现实啊,就是两个符号而已啊。
  
  不过是我用写实的手法做的,没有用那种什么淡出淡入等虚无缥缈的特技,让感觉到这就是两个符号。到最后,哦~。原来就是两个男人的故事,跟小芳小雅毫无关系。而且这两个男人的故事所发生的空间又是什么,就是一个大空间,就是在众生相中游离着。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