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长篇笔谈 应亮与范俭导演
2009-11-23 09:08:06 来自:
dogma_2001
(应亮)
长篇笔谈 应亮与范俭导演
编者按:这次笔谈发生于2008年9月。应亮看了范俭导演的同一部片子的两个版本(《生于2008》和《的哥》)之后,写了长信给他;而范俭也很快用长信做出回应。
From: yingliang2046@hotmail.com
To: travisfan34@hotmail.com
Subject: 来自应亮
Date: Sat, 27 Sep 2008 18:03:18 +0800
范俭,
真的很后悔,在南京的时候,我没能与观众一起看《生于2008》,因为那是一个特别适合集体观看的作品。
我四天前看了《2008》版的,给我特别大的意外,实在没想到你拍了这么好的片子,所以立时就给你短信了。但是,我没敢马上就看《的哥》版,仅仅扫了一眼开头,发现色彩饱和度变了。直到今天,我才完整地看了新版的DVD,又大致比较了一下两个版本。于是有一些问题想与你交流一下,你也不必认真回答,大略答复一下就可以了。问题如下(很多都是技术方面的,请你不要见怪哦):
1)我留意过出租车后面的空间,我猜你的摄象机不大,PD150之类的是放不下的,用了广角镜头是肯定的。而为了保证画面的稳定性,是不是使用了寄托拍摄架?我没用过这个器材,我看你以出租车顶灯为前景的画面应该也是用了寄托拍摄架的。从完成片来看,效果很好,你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告诉我吗?我查过这个设备,价格也不算便宜,从你的拍摄周期来看,似乎租赁的可能性不大。
2)全片的声音信号偏低,是为什么呢?而从声音的强弱分布来判断,似乎用的不是随机话筒。司机的对白相对强些,而乘客的基本都偏弱,那么司机身上可能带了微麦;但从清晰度上来判断,如果用微麦的话,声音的细节应该更好。
3)你的拍摄周期很长:春、夏、秋、冬。拍摄的素材应该是非常多的,而拍摄时你与其他工作人员并不在出租车内,那么你是如何了解现场情况的呢?我看到还有一辆车跟着出租车,的哥也说过“另一辆车上的都是导演”。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在另一辆车上监听现场的情况吗?那么,这种监控是贯穿四季的,还是个别时候才采用的呢?假设完全不了解现场情况的话,至少技术方面会有问题,比如换带子、换电池之类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司机史辰是你们特别好的朋友,他也略微了解一些设备的性能,会帮忙“看”着点设备的状态。
4)色彩饱和度——我更喜欢原来的非常饱和的那种画面,很有热力、精力充沛的感觉。片子里的人物虽然情绪有起伏,但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人物都是生机勃勃的。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这个民族和国家现在虽然几乎是完蛋了,但还有这么多人在不停地说话,在不停地表达,这种行为至少说明还是有人“活”着的,头脑也还是清晰的,这可能是些许的希望吧。所以,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新版本里,你把色彩饱和度恢复到了“正常”的程度。也许你在南京看了大屏幕,发现画面放大后这种影调不舒服?我猜这是有可能的。顺便问一句,你调色调用的是什么软件?
5)我很感兴趣的是,你对司机的“引导”程度有多大?至少可以看到,史辰和你是关系是非常好的,他帮助过你们进行拍摄,也利用摄象机进行过拒载:)他是个非常聪明有趣并善于“表演”/表现的人。而从完成片来看,这个“人物”的线索发展得非常清晰,紧紧扣住了他的物质困境和家庭问题,连带出了信仰、生命等等线索。那么是不是你经常会和史辰谈论这些问题,或者直接就告诉他,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他的语言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也就是说,我想了解你对话题的预设性和随机性的控制是怎样的情况?
6)相对史辰的主动性和对拍摄的已知性,我还很感兴趣那些乘客在拍摄格局中所处的位置。看上去,坐前排的乘客基本不知道后面有摄象机,而后排的基本是知道的。在对付乘客方面,史辰应该帮了不少忙,是这些乘客成就了这个片子。你能大概介绍一些与这些乘客“合作”的情况吗?
7)我看了纯中文字幕版的,也看了纯英文字幕版的,就会比较担心英文翻译的损失。给你翻译的人,看名字是个中国人哦,凭我的能力看,翻得挺不错的,但一些只能意会的话语肯定是损失了。我对字幕格式有个小意见哦:双人对话的时候,分双行出,是不是应该在每行前面加个短“杠”呢?这样好象会比较明确是双人对话。还有广播等非对白的字幕,是不是应该斜体,这样便于区分。
8)你用的古典音乐,我特别喜欢,音乐的格律性与这个片子精密的结构很般配。是怎么想到用的呢?
9)很多城市的镜头都特别好,应该大多数是先有对白再去拍摄的吧?比如谈到婆媳关系的时候,就马上切到老年和中年妇女的镜头等等。
10)环境声也选择得很好,大大加强了影片的信息量;有的还有串联段落的作用,比如银行叫号声“接”炒房成功女乘客的段落。你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作者,是吗?
11)20分钟前的样子都是日景,后来日夜交替,但夜景的比重大得多。应该是专门这样选择的吧?这对剧情片来说,相对容易;但纪录片的拍摄可控性相对弱,假设你在白天拍到了想要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个内容最好在夜晚出现,你会怎么办?是不是会引导司机在晚上的时候“再来一遍”?
12)说到夜景拍摄就又想到技术问题。你应该都是手动把光圈锁死的吧(还有白平衡、焦点等),不然车子在运行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光线变化比较多,曝光会有一些问题。
你是不是改装了司机台顶上的那个灯?看上去那个照度比一般的灯强,而且发的是白光,那个嫖客在付钱的时候也提了一下灯的问题。顺便问一下,那个嫖客应该是完全不知道拍摄的哦,那么算是偷拍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演员”也就是史辰一个人了:)
13)有没有你安排的乘客?有些段落看起来非常戏剧化,当然我是相信它们的纪录片属性的。但有些情绪点或者话语的兴奋点特别符合观众的期望,比如“拥抱”那个段落,是不是真的完全没有安排呢?
14)《的哥》这个片名确实要比原来的好很多。
15)我更喜欢原来的版本,不光是色调。在原来那版里,开端有几个看似很闲散的对话现在没有了:鸟巢、胡同生活以及中段部分的“美国原子弹”。为什么要拿掉呢?我觉得特别好,假设你觉得“胡同生活”矫情的话,那么“原子弹”应该在呀,这和人物情绪等等都有明显的关联,鸟巢其实也很好,既幽默又用闲笔写了生活环境。
还有结尾的笑话,实际上也不差的,放着挺好的。顺便问一下,那段广播是同期录的,还是后做上去的,看上去司机的笑有点安排的痕迹,但不明显的,也许你是这个原因拿掉的,其实也不必的。
新版里,把“接吻”改掉我是很高兴了,重复一次就可以了。你有没有原版的带英文字幕的DVD呢?有的话,希望我可以拿到,我觉得那个版本更有魅力。
------------------------------------------------------------
不好意思,我不是纪录片工作者,可能有很多问题不恰当,提出来的都是我的感想,你权当随便的交流就是了。
应亮
From: travisfan34@hotmail.com
To: yingliang2046@hotmail.com
Subject: RE: 来自应亮
Date: Sun, 28 Sep 2008 20:08:46 +0800
应亮:
你看片子的细致程度超出我的想象,你大概是看我片子看得最细的一个。提的问题也很多,这种态度我应该向你学习。以后等看完整了你的三部片子,我也会对你提一些问题,到时也请解答。
我尽量完整地回答你的这些问题:
1,放在车后座后面的主摄像机是索尼PD150,考虑到画面质量,我不想用更小的摄像机。当时也考虑过想用松下的180,但它个头太大,索尼150还是相对比较小的。我们的所谓固定器材完全都是土法制造,没有花一分钱。简单地说,就是把摄像机放在一个小塑料盒里,塑料盒底部挖两个小孔,用DV脚架上的小云台透过小孔把摄像机、塑料盒和两个长木条连在一起,木条上又有两个绳子和车子后箱的零件紧密捆扎,基本就成了。在塑料盒两侧我们放了一些塑料花草,起隐蔽作用。车顶上的固定器材也完全是手工制作,附着在车上还是很结实。这些手工制作基本上都是我的副导演和司机完成的,他们对这种“创作”很感兴趣。
2,话筒方面,方向盘的旁边放了一个无线麦克(当然放得比较隐蔽),主要收司机和前排乘客的声音。坐后排的乘客因为离摄像机近,就用摄像机的本机话筒收声。两种话筒的音色和电平肯定不一样,后期尽量调了调。另外车里还放有一个无线麦克,主要为我在另一辆车上的监听提供声源。
3,拍摄一直都是两辆车,我和副导演坐一辆车一直跟着史辰的车,我们坐后面车完成这样几件事:遥控开关机、监听声音、换电池换带子、给史辰随时发出指令。遥控开关机不用多说,摄像机都有遥控器,只要在一定距离内就可遥控开关机,摄像机尾部的信号灯可以告诉我们摄像机在开机还是关机状态。监听也比较简单,史辰车里放了无线麦克,麦克的接收器在我这边的车里,用耳机连接接收器就可以监听。换带子就是注意每次开机后计时,这样就能知道带子何时快用完了。在拍摄中给司机发指令多半通过短信。这种拍摄方式一直持续四季,我和副导演还在后面那辆车上用另一摄像机拍很多空镜。
4,我的剪辑(包括调色)都是用AVID EXPRESS PRO完成的。色彩方面,前一个版本做的是加法,就是加强色彩的饱和度,营造出胶片的一些质感;后一个版本是减法,就是减少饱和度,营造出灰暗的、冰冷的效果。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在看完我前一个版本后认为这个片子应该在色彩上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才能与片子的内容和主题更切合,因为片子主要呈现的是生活在大都市中人的强烈的焦虑感、压力感,而这种感觉与城市环境的紧张、冰冷、灰暗、疏离有密切关系,所以应该在色调上呈现出城市给我们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她说得对,北京这个城市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而且我的片子的前几个空镜就是呈现城市的机械感和冰冷感,所以在主观色调上应该给出相应的调子。
5,对史辰我一开始是完全放任的,我只是要求他尽量和乘客聊起来,尽量让乘客说出自己在城市里过得怎么样。这种放任虽然有时会有惊喜的回报,但更多的时候聊得很分散,很没方向,完全捏不到一起,如果这样拍下去,不知拍到何年何月才能做出一片子。拍到一半时我想一定要对史辰有所引导,而且引导要由弱渐强,要主观化。当然这种主观是建立在我对史辰的了解基础上,他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发牢骚的人,也确实喜欢说脏话,他确实很老婆的关系也不好,他也确实时不时会有厌世情绪,只是并不极端,只处于发牢骚的阶段。而我要求他逐渐把情绪极端化,把焦虑强化、极端化,最后再找到释放和救赎的途径。对这些要求,史辰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我就不断跟他沟通,让他尽量找到那种感觉,实际上他在我要求下有一定表演的成分,但他并不讨厌这样做。而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完成影片的一个情绪线,也是为了刺激乘客对史辰做出回应,在我看来,刺激越极端,回应越强烈,方向感也更强。当然,我的片子还是一个纪录片,因为史辰并没有完全脱离自己去成为一个演员,他只是按我的要求把自己的坏情绪极端化,而他所激起的乘客的回应也完全是真实的,没有任何摆布。
6,不管是坐前排的乘客还是后排的乘客,发现摄像机的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而且史辰都能圆过去,让他们相信没开机。所谓和乘客的合作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基督教教徒,那是史辰的朋友,他知道在拍摄,但他们谈话的内容完全是即兴的,没有安排。其他乘客则完全都是碰到的,谈话内容也是即兴的,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在拍摄。在寻找乘客方面,我们尽量寻找不同层面的乘客,比如白领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东部,我们会去东部找白领,老北京人主要在南城,我们会去南城找老北京,等等。那嫖客也是我们在夜总会门外“蹲守”找到的。但实际上能说并说得好的乘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多拍。
7,字幕方面你的意见很好,我会加以改进。
8,音乐方面,最开始想用中国的一个民谣歌手万晓利的歌,但后来觉得一旦是有词的音乐都可能会流于直白,再一个版权方面比较麻烦,后来放弃。维瓦尔第的《四季》我听了很多年,而且有手头很多版本,应该说每一段都很熟悉。《四季》有天然的四季的段落划分,跟我的片子的段落感是合拍的,而且这个协奏曲中不同的乐段有不同的节奏和情绪,我的片子中也需要不同的节奏和情绪,用来会比较贴切。《四季》当中《冬》的部分有特别温暖的乐段,我特别想在我的片子的结尾用这段,后来就用上了,感觉还不错。
9,城市的空镜头都是我在后面那辆车上边跟着史辰边拍的,拍时并没有想着跟谈话内容严格对位,只是找我感兴趣的画面来拍,主要还是拍城市中人的身影和表情。后期剪辑中再从素材中找画面和谈话的内容对位。
10,我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算是经过所谓“专业”训练吧。音响蒙太奇的尝试还跟我做过广播的经历有关,我在本科阶段做过四年广播,那时玩的完全是声音的创作。
11,日景和夜景还算是比较平均吧,没有过日景拍完觉得适合拍夜景而NG的,这方面没有什么特意安排。剪辑时尽量日景段落和夜景段落穿插进行。
12,光圈等设置一开始是手动的,但后来发现一旦到黄昏手动光圈就会曝光不足,晚上也是,照度变化大,有时来不及调。后来就都改自动了,其实还好,光圈过渡还比较自然。
13,安排的只有教徒那一个人,而且谈话内容也没安排。其他乘客都完全没安排。
14,之前的片名太刻意想表达了,《的哥》这个片名回归自然,把表达隐藏。
15,后一个版本比前一个版本短近十分钟,是因为当时考虑要送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想参加短片单元的角逐(长片单元竞争太激烈了),而短片要求在60分钟以内,所以剪到59分钟。不管剪哪段其实都挺难割舍,但结尾笑话那个一定要剪掉的,因为那是一个关于弱智的笑话,外国人比较反感拿弱智开玩笑,很忌讳这个,既然送国外,就要拿掉。鸟巢那个当然也很好,但奥运会是中国政府很看重的一件事,我这个片子要送国外,还是尽量避免有些内容惹当局的反感。原子弹那个也是考虑要在美国放映和播出,有些忌讳。要不是为了剪到60分钟以内,很多东西我也不愿意剪。接吻那个,第一版那个也没有重复用,三次接吻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次动作比一次强烈,只不过看上去像是重复。因为很多人看了后以为是重复,所以后一个版本就剪掉。广播那段,完全是抓拍的,没有如何后期加工的痕迹,甚至史辰当时并不知道在拍摄,所以是很自然的,所有素材里最打动我的就是史辰听广播傻乐这段。
英文版就这一个版本,原来那版没做英文版,所以很抱歉!
不知道说清楚没有,有问题还可以交流。还是很感谢你,这么认真看我的片子!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9-11-24 20:58:53
割的寂寞不
左一刀,右一刀,天底下还有阉不干净的主儿吗?
为了减少竞争力,一割鸡皮。
为了规避西人的忌讳,二割鸡头。
为了照顾当局情绪,三割鸡卵。
为了能在美国播放,四割鸡what。
斩草除根,斩鸡除弊,挥刀自宫,刀刀深情。
无限敬仰,如虎跳湍流。
2009-11-24 21:56:50
非专业说话
操,楼上的真TMD的犀利
2009-12-02 22:37:52
咾不死地球
这两位导演认真的态度令人感动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电影节广场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造影青春: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CIFVF
rsuVmel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编者按:这次笔谈发生于2008年9月。应亮看了范俭导演的同一部片子的两个版本(《生于2008》和《的哥》)之后,写了长信给他;而范俭也很快用长信做出回应。
From: yingliang2046@hotmail.com
To: travisfan34@hotmail.com
Subject: 来自应亮
Date: Sat, 27 Sep 2008 18:03:18 +0800
范俭,
真的很后悔,在南京的时候,我没能与观众一起看《生于2008》,因为那是一个特别适合集体观看的作品。
我四天前看了《2008》版的,给我特别大的意外,实在没想到你拍了这么好的片子,所以立时就给你短信了。但是,我没敢马上就看《的哥》版,仅仅扫了一眼开头,发现色彩饱和度变了。直到今天,我才完整地看了新版的DVD,又大致比较了一下两个版本。于是有一些问题想与你交流一下,你也不必认真回答,大略答复一下就可以了。问题如下(很多都是技术方面的,请你不要见怪哦):
1)我留意过出租车后面的空间,我猜你的摄象机不大,PD150之类的是放不下的,用了广角镜头是肯定的。而为了保证画面的稳定性,是不是使用了寄托拍摄架?我没用过这个器材,我看你以出租车顶灯为前景的画面应该也是用了寄托拍摄架的。从完成片来看,效果很好,你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告诉我吗?我查过这个设备,价格也不算便宜,从你的拍摄周期来看,似乎租赁的可能性不大。
2)全片的声音信号偏低,是为什么呢?而从声音的强弱分布来判断,似乎用的不是随机话筒。司机的对白相对强些,而乘客的基本都偏弱,那么司机身上可能带了微麦;但从清晰度上来判断,如果用微麦的话,声音的细节应该更好。
3)你的拍摄周期很长:春、夏、秋、冬。拍摄的素材应该是非常多的,而拍摄时你与其他工作人员并不在出租车内,那么你是如何了解现场情况的呢?我看到还有一辆车跟着出租车,的哥也说过“另一辆车上的都是导演”。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在另一辆车上监听现场的情况吗?那么,这种监控是贯穿四季的,还是个别时候才采用的呢?假设完全不了解现场情况的话,至少技术方面会有问题,比如换带子、换电池之类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司机史辰是你们特别好的朋友,他也略微了解一些设备的性能,会帮忙“看”着点设备的状态。
4)色彩饱和度——我更喜欢原来的非常饱和的那种画面,很有热力、精力充沛的感觉。片子里的人物虽然情绪有起伏,但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人物都是生机勃勃的。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这个民族和国家现在虽然几乎是完蛋了,但还有这么多人在不停地说话,在不停地表达,这种行为至少说明还是有人“活”着的,头脑也还是清晰的,这可能是些许的希望吧。所以,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新版本里,你把色彩饱和度恢复到了“正常”的程度。也许你在南京看了大屏幕,发现画面放大后这种影调不舒服?我猜这是有可能的。顺便问一句,你调色调用的是什么软件?
5)我很感兴趣的是,你对司机的“引导”程度有多大?至少可以看到,史辰和你是关系是非常好的,他帮助过你们进行拍摄,也利用摄象机进行过拒载:)他是个非常聪明有趣并善于“表演”/表现的人。而从完成片来看,这个“人物”的线索发展得非常清晰,紧紧扣住了他的物质困境和家庭问题,连带出了信仰、生命等等线索。那么是不是你经常会和史辰谈论这些问题,或者直接就告诉他,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他的语言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也就是说,我想了解你对话题的预设性和随机性的控制是怎样的情况?
6)相对史辰的主动性和对拍摄的已知性,我还很感兴趣那些乘客在拍摄格局中所处的位置。看上去,坐前排的乘客基本不知道后面有摄象机,而后排的基本是知道的。在对付乘客方面,史辰应该帮了不少忙,是这些乘客成就了这个片子。你能大概介绍一些与这些乘客“合作”的情况吗?
7)我看了纯中文字幕版的,也看了纯英文字幕版的,就会比较担心英文翻译的损失。给你翻译的人,看名字是个中国人哦,凭我的能力看,翻得挺不错的,但一些只能意会的话语肯定是损失了。我对字幕格式有个小意见哦:双人对话的时候,分双行出,是不是应该在每行前面加个短“杠”呢?这样好象会比较明确是双人对话。还有广播等非对白的字幕,是不是应该斜体,这样便于区分。
8)你用的古典音乐,我特别喜欢,音乐的格律性与这个片子精密的结构很般配。是怎么想到用的呢?
9)很多城市的镜头都特别好,应该大多数是先有对白再去拍摄的吧?比如谈到婆媳关系的时候,就马上切到老年和中年妇女的镜头等等。
10)环境声也选择得很好,大大加强了影片的信息量;有的还有串联段落的作用,比如银行叫号声“接”炒房成功女乘客的段落。你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作者,是吗?
11)20分钟前的样子都是日景,后来日夜交替,但夜景的比重大得多。应该是专门这样选择的吧?这对剧情片来说,相对容易;但纪录片的拍摄可控性相对弱,假设你在白天拍到了想要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个内容最好在夜晚出现,你会怎么办?是不是会引导司机在晚上的时候“再来一遍”?
12)说到夜景拍摄就又想到技术问题。你应该都是手动把光圈锁死的吧(还有白平衡、焦点等),不然车子在运行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光线变化比较多,曝光会有一些问题。
你是不是改装了司机台顶上的那个灯?看上去那个照度比一般的灯强,而且发的是白光,那个嫖客在付钱的时候也提了一下灯的问题。顺便问一下,那个嫖客应该是完全不知道拍摄的哦,那么算是偷拍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演员”也就是史辰一个人了:)
13)有没有你安排的乘客?有些段落看起来非常戏剧化,当然我是相信它们的纪录片属性的。但有些情绪点或者话语的兴奋点特别符合观众的期望,比如“拥抱”那个段落,是不是真的完全没有安排呢?
14)《的哥》这个片名确实要比原来的好很多。
15)我更喜欢原来的版本,不光是色调。在原来那版里,开端有几个看似很闲散的对话现在没有了:鸟巢、胡同生活以及中段部分的“美国原子弹”。为什么要拿掉呢?我觉得特别好,假设你觉得“胡同生活”矫情的话,那么“原子弹”应该在呀,这和人物情绪等等都有明显的关联,鸟巢其实也很好,既幽默又用闲笔写了生活环境。
还有结尾的笑话,实际上也不差的,放着挺好的。顺便问一下,那段广播是同期录的,还是后做上去的,看上去司机的笑有点安排的痕迹,但不明显的,也许你是这个原因拿掉的,其实也不必的。
新版里,把“接吻”改掉我是很高兴了,重复一次就可以了。你有没有原版的带英文字幕的DVD呢?有的话,希望我可以拿到,我觉得那个版本更有魅力。
------------------------------------------------------------
不好意思,我不是纪录片工作者,可能有很多问题不恰当,提出来的都是我的感想,你权当随便的交流就是了。
应亮
From: travisfan34@hotmail.com
To: yingliang2046@hotmail.com
Subject: RE: 来自应亮
Date: Sun, 28 Sep 2008 20:08:46 +0800
应亮:
你看片子的细致程度超出我的想象,你大概是看我片子看得最细的一个。提的问题也很多,这种态度我应该向你学习。以后等看完整了你的三部片子,我也会对你提一些问题,到时也请解答。
我尽量完整地回答你的这些问题:
1,放在车后座后面的主摄像机是索尼PD150,考虑到画面质量,我不想用更小的摄像机。当时也考虑过想用松下的180,但它个头太大,索尼150还是相对比较小的。我们的所谓固定器材完全都是土法制造,没有花一分钱。简单地说,就是把摄像机放在一个小塑料盒里,塑料盒底部挖两个小孔,用DV脚架上的小云台透过小孔把摄像机、塑料盒和两个长木条连在一起,木条上又有两个绳子和车子后箱的零件紧密捆扎,基本就成了。在塑料盒两侧我们放了一些塑料花草,起隐蔽作用。车顶上的固定器材也完全是手工制作,附着在车上还是很结实。这些手工制作基本上都是我的副导演和司机完成的,他们对这种“创作”很感兴趣。
2,话筒方面,方向盘的旁边放了一个无线麦克(当然放得比较隐蔽),主要收司机和前排乘客的声音。坐后排的乘客因为离摄像机近,就用摄像机的本机话筒收声。两种话筒的音色和电平肯定不一样,后期尽量调了调。另外车里还放有一个无线麦克,主要为我在另一辆车上的监听提供声源。
3,拍摄一直都是两辆车,我和副导演坐一辆车一直跟着史辰的车,我们坐后面车完成这样几件事:遥控开关机、监听声音、换电池换带子、给史辰随时发出指令。遥控开关机不用多说,摄像机都有遥控器,只要在一定距离内就可遥控开关机,摄像机尾部的信号灯可以告诉我们摄像机在开机还是关机状态。监听也比较简单,史辰车里放了无线麦克,麦克的接收器在我这边的车里,用耳机连接接收器就可以监听。换带子就是注意每次开机后计时,这样就能知道带子何时快用完了。在拍摄中给司机发指令多半通过短信。这种拍摄方式一直持续四季,我和副导演还在后面那辆车上用另一摄像机拍很多空镜。
4,我的剪辑(包括调色)都是用AVID EXPRESS PRO完成的。色彩方面,前一个版本做的是加法,就是加强色彩的饱和度,营造出胶片的一些质感;后一个版本是减法,就是减少饱和度,营造出灰暗的、冰冷的效果。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在看完我前一个版本后认为这个片子应该在色彩上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才能与片子的内容和主题更切合,因为片子主要呈现的是生活在大都市中人的强烈的焦虑感、压力感,而这种感觉与城市环境的紧张、冰冷、灰暗、疏离有密切关系,所以应该在色调上呈现出城市给我们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她说得对,北京这个城市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而且我的片子的前几个空镜就是呈现城市的机械感和冰冷感,所以在主观色调上应该给出相应的调子。
5,对史辰我一开始是完全放任的,我只是要求他尽量和乘客聊起来,尽量让乘客说出自己在城市里过得怎么样。这种放任虽然有时会有惊喜的回报,但更多的时候聊得很分散,很没方向,完全捏不到一起,如果这样拍下去,不知拍到何年何月才能做出一片子。拍到一半时我想一定要对史辰有所引导,而且引导要由弱渐强,要主观化。当然这种主观是建立在我对史辰的了解基础上,他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发牢骚的人,也确实喜欢说脏话,他确实很老婆的关系也不好,他也确实时不时会有厌世情绪,只是并不极端,只处于发牢骚的阶段。而我要求他逐渐把情绪极端化,把焦虑强化、极端化,最后再找到释放和救赎的途径。对这些要求,史辰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我就不断跟他沟通,让他尽量找到那种感觉,实际上他在我要求下有一定表演的成分,但他并不讨厌这样做。而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完成影片的一个情绪线,也是为了刺激乘客对史辰做出回应,在我看来,刺激越极端,回应越强烈,方向感也更强。当然,我的片子还是一个纪录片,因为史辰并没有完全脱离自己去成为一个演员,他只是按我的要求把自己的坏情绪极端化,而他所激起的乘客的回应也完全是真实的,没有任何摆布。
6,不管是坐前排的乘客还是后排的乘客,发现摄像机的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而且史辰都能圆过去,让他们相信没开机。所谓和乘客的合作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基督教教徒,那是史辰的朋友,他知道在拍摄,但他们谈话的内容完全是即兴的,没有安排。其他乘客则完全都是碰到的,谈话内容也是即兴的,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在拍摄。在寻找乘客方面,我们尽量寻找不同层面的乘客,比如白领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东部,我们会去东部找白领,老北京人主要在南城,我们会去南城找老北京,等等。那嫖客也是我们在夜总会门外“蹲守”找到的。但实际上能说并说得好的乘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多拍。
7,字幕方面你的意见很好,我会加以改进。
8,音乐方面,最开始想用中国的一个民谣歌手万晓利的歌,但后来觉得一旦是有词的音乐都可能会流于直白,再一个版权方面比较麻烦,后来放弃。维瓦尔第的《四季》我听了很多年,而且有手头很多版本,应该说每一段都很熟悉。《四季》有天然的四季的段落划分,跟我的片子的段落感是合拍的,而且这个协奏曲中不同的乐段有不同的节奏和情绪,我的片子中也需要不同的节奏和情绪,用来会比较贴切。《四季》当中《冬》的部分有特别温暖的乐段,我特别想在我的片子的结尾用这段,后来就用上了,感觉还不错。
9,城市的空镜头都是我在后面那辆车上边跟着史辰边拍的,拍时并没有想着跟谈话内容严格对位,只是找我感兴趣的画面来拍,主要还是拍城市中人的身影和表情。后期剪辑中再从素材中找画面和谈话的内容对位。
10,我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算是经过所谓“专业”训练吧。音响蒙太奇的尝试还跟我做过广播的经历有关,我在本科阶段做过四年广播,那时玩的完全是声音的创作。
11,日景和夜景还算是比较平均吧,没有过日景拍完觉得适合拍夜景而NG的,这方面没有什么特意安排。剪辑时尽量日景段落和夜景段落穿插进行。
12,光圈等设置一开始是手动的,但后来发现一旦到黄昏手动光圈就会曝光不足,晚上也是,照度变化大,有时来不及调。后来就都改自动了,其实还好,光圈过渡还比较自然。
13,安排的只有教徒那一个人,而且谈话内容也没安排。其他乘客都完全没安排。
14,之前的片名太刻意想表达了,《的哥》这个片名回归自然,把表达隐藏。
15,后一个版本比前一个版本短近十分钟,是因为当时考虑要送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想参加短片单元的角逐(长片单元竞争太激烈了),而短片要求在60分钟以内,所以剪到59分钟。不管剪哪段其实都挺难割舍,但结尾笑话那个一定要剪掉的,因为那是一个关于弱智的笑话,外国人比较反感拿弱智开玩笑,很忌讳这个,既然送国外,就要拿掉。鸟巢那个当然也很好,但奥运会是中国政府很看重的一件事,我这个片子要送国外,还是尽量避免有些内容惹当局的反感。原子弹那个也是考虑要在美国放映和播出,有些忌讳。要不是为了剪到60分钟以内,很多东西我也不愿意剪。接吻那个,第一版那个也没有重复用,三次接吻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次动作比一次强烈,只不过看上去像是重复。因为很多人看了后以为是重复,所以后一个版本就剪掉。广播那段,完全是抓拍的,没有如何后期加工的痕迹,甚至史辰当时并不知道在拍摄,所以是很自然的,所有素材里最打动我的就是史辰听广播傻乐这段。
英文版就这一个版本,原来那版没做英文版,所以很抱歉!
不知道说清楚没有,有问题还可以交流。还是很感谢你,这么认真看我的片子!